第88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袁世凱將長子克定叫來說:“你派人去憲政館打聽一下,看湖南的那個楊度進京了沒有,若來了,你親自去接他進府來,我要見他。”
袁克定今年三十歲,除開身材比父親高點外,其餘一切都跟父親一個樣,尤其是那雙圓圓的大眼睛和那張厚厚的嘴唇,簡直就像一個模子出來似的。像每一箇中國父親那樣,袁世凱對長子寄與厚望,何況此子還是惟一的嫡出。因為此,袁世凱對克定的態度,比對其他兒子都不同。
袁克定四歲時,袁世凱還剛到朝鮮不久,就唸及到兒子的教育問題,把兒子從項城老家接到漢城,由沈氏哺養,聘請一位有學問的中國人為克定發矇。待到兒子十歲的時候,袁世凱便親自教他讀《曾文正公家訓》,完全採用曾國藩教子的一套辦法來教育克定,希望他成為曾紀澤、曾紀鴻那樣的人才。十五六歲後,除開讀書外,袁世凱也常常讓兒子看自己辦事,有時也讓他做點事,有意鍛鍊他的辦事能力。袁世凱自己書讀得不太好,故對兒子讀四書五經的要求並不苛嚴,注重的是他的實際辦事才能。在父親的長期薰陶下,克定也養成了類似父親的性格:熱衷政治,權力慾望重,同時也從小便熟悉官場那一套虛偽機巧權詐的作風。
袁克定頗為自重。他懂得自己在家裡的身份地位,注意檢點。在父母面前他畢恭畢敬,就是對朝鮮時期的四個庶母也不缺禮數,對弟弟妹妹他也笑臉相待,關心愛護。因此,大公子在袁府上下有很高的威信。袁世凱對他很看重,認為他今後可以成大器,遇到一些棘手的事情,也常與他商量,有時他也的確能出些好主意。為了拉緊與奕劻的關係,袁世凱叫兒子與載振拜了把兄弟。載振時任農工商部尚書,便以右丞一職贈送給把兄。克定幾乎不去農工商部辦事,他的主要職務仍是父親的私人代表兼機要參贊。
“父親。”袁克定恭敬地請示,“楊度只是一個四品銜的小京堂,值得您親自接見嗎?”
“你不要小看了這個四品銜小京堂。”袁世凱將嘴邊濃密的一字鬍鬚摸了一下,動作很於脆,這是他的習慣,猶如他說話一樣,簡潔明快,決不拖泥帶水。“楊度雖年輕官卑,但他是一個政治派別的領袖,不能等閒看待,你按我說的去做吧!”
四 袁世凱要楊度轉告梁啟超,他不是戊戌政變的告密者
楊度正在為桌上的一封信發愁。昨天夏壽田轉給楊度一封信,是華昌煉銻公司董事長梁煥奎寫來的,說華昌公司經費拮据,運轉不來,問楊度可否在京中想些辦法。楊度心裡苦笑,自己的正事尚一籌未展,京師各道門路還是一團黑,哪裡有可能為華昌公司拉股分?
“楊老爺,有人找您。”乾瘦的史七爺站在窗外,一邊敲打窗欞,一邊尖起半男半女的喉嗓喊。
“哪一個找?”楊度走出門問。
史七爺遞出一張紙條:“這是他的名刺。”
楊度接過,那名刺上寫著:農工商部右氶袁克定雲臺。心裡一驚:這不是袁世凱的大兒子麼?關於這個袁大公子,楊度早已從夏壽田那裡聽到不少。正要去拜訪袁世凱,卻不料他的私人代表先來了,真是好機緣!
楊度趕緊整了整衣冠,快步走出館門,只見一個穿戴華貴的年輕公子正笑吟吟地望著這邊。楊度忙拱手說:“想必是雲臺大公子吧,楊度失迎失迎。”
“哪裡,哪裡!”袁克定也拱起手來。“克定奉家父之命,特來看望皙子先生。”
楊度說:“不敢當。居處簡陋,陳設雜亂,實在不敢接待大公子。既然大公子已光臨,就請委屈進來略坐一會。”
袁克定笑道:“看皙子先生客氣的,你都能住下,我還委屈什麼!”
楊度心裡想:袁克定這樣的富貴公子,居然能說出這等話來,而且彬彬有禮,並無紈絝氣息,真是難得。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