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關係,旁人見了她,倒沒誤會到別處去,只是有幾個頗為熟悉的婆子好奇地問她做了什麼得罪了三少爺,她打著哈哈隨便今話混過去了,才想抽身,卻又忽然聽見有女子在二門外哀求此什麼,咋一聽有幾分象是曼如的聲音。

她循聲望去,卻只看到幾個婆子推著一個穿藍的年輕女於離開,因那女子背對著她,推攮間也看不清楚是不是曼如,但那背影比曼如要消瘦多了,便覺得是自己聽錯了,轉會一想,又覺得即使那真是曼如,也跟自己沒關係,便跟那些婆子打了聲招呼,徑自回小院去了。

天氣浙漸染了秋色,忽然下了幾日的雨,晚間便開始吹起了涼風。

範熙如應選進宮住了個半月,便又安安穩穩地出來了,沒胖沒瘦,心情也很愉快,絲毫不在意自己沒有入選。

這一批應選的閨秀,只有六名出身小康良民家庭或低階官吏人家的美人入選後宮,其中三位只封了最低等的淑女,兩人封了選侍,只又劉太后的遠房侄女封了才人。而在冊封的情意下達之前,皇后在次懷孕的訊息也傳遍了朝野,據說已經有四個月了。

這個訊息打破了之前因皇后忽然生病而引發的種種猜測,結果自然是有人歡喜有人憂的。皇后已經有了兩位身體健康的皇子,再懷一胎,不管生男生女,地位都再穩固不過了。而新入宮的妃嬪品級之低,也表明了皇帝對皇后的尊重,朝中某些人只得拋開原先的企圖,改而打起其他主意。

未入選的美人卻不是人人都能回家自行聘嫁的,那些出身高門大戶或京宦之家的倒還罷了,許多來自全國各地的美人,卻叫皇帝一紙詔令,分賜到了各宗室王府以及王公大臣府上,與皇帝一向交好的靖王自然又得了兩個。

慶國侯府的老太太和侯爺一聽到這個訊息,就開始為靖王妃擔心。靖王紀自打嫁給靖王,多年來就僅有一子,又把丈夫管束得緊,除了親自安排的兩個通房,王府裡其他的姬妾幾乎就是在守活寡,宗室裡已經有些閒話。上一回皇帝賜美人,她二話不說就送了四個回孃家,那時她才生了兒子不久,正得寵,所以皇帝只是一笑置之,這一次可不能再犯了!

老太太忙叫兒子出去打聽,過了兩日,都沒聽說有什麼動靜,才遣了人去問。那人見了靖王妃。見她雖然有些生氣,倒沒怎麼發作,而且在美人入府當晚,就讓靖王寵幸其中一個去了,衣食住行和侍候的人都安排妥當。那人又再私下問了王妃身邊侍候的藥竹,才知道靖王妃原也鬧過,但宮裡太妃娘娘派人來安撫,還說了許多為人賢妻的道理。靖王妃如今是有氣無處撒,才消停了。

老太太聽了回報,便鬆了一口氣,又忙不迭叫人送一堆的藥材補品和小男孩喜歡的玩具過去,又叫孫女兒放寬心,她是元配嫡妻,生有嫡長子,又是上了玉碟的,誰能動搖她的地位?

但侯爺的心情就有些複雜了。靖王府早封了世子,又不缺姬妾,女兒在宮中人緣也很好,為什麼皇帝早不賜晚不賜,偏偏在這時候踢了美人呢? 還讓太妃派人警告女兒不許拈酸吃醋,以前女兒更過分的事都做過,宮中可是完全不管的!

如今朝中梁派已經式微,梁太師告病在家,完全不理政事,皇帝終於嚐到了自己作主的滋味,難道說,這是皇帝要限制功臣的勢力了嗎?狡兔死,走狗烹,這日子是不是來得太早了?

(大人物的心思是太複雜了……)

第五卷 沉浮 第二百一十二章 各人立場各自思量

侯爺長吁短嘆了一番後,又再細細想了一遍,覺得自己之前的想法太悲觀了,也許事情還沒到那麼嚴重的地步。

他自認為在保皇派中並不算顯眼,雖然跟梁太師幾乎勢成水火,但因為不掌實權,在朝臣們眼中,只不過是一眾忠君臣子中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