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醒來婆婆特意給衛薇蒸了雞蛋羹。

但是昨天的事情歷歷在目,衛薇沒有一點兒心思去吃一口飯。雖然婆婆的性格很開朗,很多事情也是不計仇型的,但是婆婆的性格有點大收大放。特別經過昨天的事情,衛薇開始反思,全權讓婆婆幫自己帶孩子是不是不太妥當?以後孩子長大了,性格是不是不夠穩重,情緒也會這樣波瀾起伏。

衛薇一直認為小孩子大哭大鬧是正常的,但是透過這段時間的相處,衛薇發現只要是有一點兒不滿意,月月就會大喊大叫,直到達到自己的目的為止,但是每次婆婆都都會讓月月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而停止了大喊大叫,很少跟孩子進行道理的溝通與說教,或許婆婆說教的時候,衛薇沒有看到。

把勺子拿在手裡,衛薇吃了一口雞蛋羹,就在那裡發呆。張山戳了一下我,咋了不合胃口,衛薇沒有說啥,繼續吃早飯。

吃完早飯,衛薇想出門,但是意識到自己已經真的失業了。也不知道自己要幹啥,去躲避一下這種有點尷尬的氛圍。

張山躺在沙發上刷著嬉笑類的短影片;月月嚷著要出去;婆婆在收拾廚房;亮亮拿著咬咬樂在那晃悠著。

這個房間裡的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的地,只有衛薇像一具行屍走肉一樣,不知道自己接下來要做什麼,明明有很多事情可以去做,但是從哪件事情去做,衛薇沒有一點兒的頭緒。

月月還在哼哼唧唧的扒著門兒嚷著要出去,張山從沙發站起來說“走出去。”衛薇還在坐在茶几前的小凳兒上看著亮亮在玩。

張山走到衛薇的跟前說“走出去轉悠一下。”

說是出去玩,也只是在小區裡轉悠。或許對孩子來說,只要不在房間裡就是出去玩了吧。來到小區裡的兩個孩子顯得特別的興奮。

衛薇面無表情的跟隨在兩個孩子的後面。

張山走在衛薇的左邊,對衛薇說啊,“薇,昨天的事也不能全怪媽?畢竟她那個年代的人都是那樣教育孩子的。你當面對她說,她的方法不對。媽也是一個自尊心極強的人。”

張山說完這段話就去追奔跑起來的月月。衛薇還是走在他們的後面,眼睛溼溼的,但是衛薇不想去擦拭自己的眼睛,她不想再掩飾自己內心的委屈與悲哀。

可是衛薇又不想大聲的告訴張山說“我感覺自己是一個做什麼都錯誤的人。我工作沒有做好,孩子沒有帶,我還能做點兒啥?”

是啊,如果那件事不是發生在昨天衛薇剛失業回家的時候,或許事情也不會鬧得如此尷尬。雖然衛薇的反應比較滯後,但是她已經知道自己真真正正的失業了,心情已經到了冰點。衛薇一直對孩子都是有愧疚感的,她覺得自己為了工作沒有好好陪伴孩子,現在工作也丟了,孩子也沒有陪伴。她的自責是沒有出口的,如果自己的事業很成功,還可以用自己的業績來填補一下自己對孩子的虧欠。但是這些話衛薇又能告訴誰?

衛薇知道如果告訴張山,張山只會告訴她不要多想,而沒有任何實際的行動來化解眼前的難題。

就像剛才張山的那段話,雖然點出了衛薇溝通方式的不當,但是也同時把責任歸結在衛薇的身上,一切都不是婆婆的錯,都是衛薇不懂得溝通,是她太急於求成了。

“太急求成,真的是我太急求成了,可是孩子的三觀塑造時間也就這幾年,如果錯過了這個時間,孩子長大以後情緒不穩定。總是大悲大喜對孩子的健康如果造成了損害,那這樣的責任肯定會歸結到我這個母親身上。因為奶奶是沒有義務來教育孩子的,就像網上流行的那句話,幫你是福是福分,不幫你是本分。”

衛薇感覺自己身體的水分透過眼眶在不斷的外排,自己就像一個失水的茄子一樣。

衛薇也知道自己這種狀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