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暴怒的李二!閹人皆可殺!(求月票!)

“聖人說的是極,世間無鬼神,我朝聖人就是百姓心中的在世佛陀。”

俱文珍跪著嘿嘿笑,不放過任何一個拍老闆馬屁的機會。

畢竟眼前這位可是他們宦官集團的福星啊,能允許宦官成制度的執掌兵權,這樣的皇帝,上千年也難遇上一個。

“你是內官之首,當下又位處樞密機要,當以身作則,朕近日來可是聽聞不少楊、孫二人的惡聞,你要多提點他們,切勿寒了朕心。”

(孫榮義,現任右神策軍護軍中尉;楊志廉,現任左神策軍護軍中尉)

言罷。

跪著的俱文珍連連叩首,一臉正色。

“聖人在上,這必然是朝中奸邪小人所傳之謠言,見楊孫二人得聖上恩寵,故而惡意中傷之,請聖上給奴婢三天時間,奴婢一定將此事查清!”

“我朝宦臣,皆為聖人馬首是瞻,為大唐李氏肝腦塗地!”

李適笑了笑,並未言語,只是揮毫而下。

“這幅字,朕送你了。”

宣紙之上,留下四個字:適可而止。

於此時。

在這紫宸殿之中,有著十數道為他人所不見的身影,正看著李適和俱文珍的這一幕。

仙師季伯鷹、明太祖朱元璋、漢高祖劉邦、趙太祖趙匡胤,唐太宗李世民及其麾下唐家堡一眾,這幫姓李的皆是人手一枚小金瓜錘錘。

“兄長,這麼一看,咱倒是覺得,這唐德宗李適也並非昏聵無知之主,看得清,只是不想管。”

老朱看著桌案上李適寫下的這四字,笑語稱道。

趙大沒有評價,劉季則是打量著周遭從未見過的生疏環境,心想這宮殿裝修的真叫一個漂亮,比他的未央宮好看多了,回去後一定要讓蕭何照這個標準翻新下!

聞老朱言,季伯鷹同是瞥了眼這桌上四個字,筆走銀鉤、龍飛鳳舞,比自個寫的著實好看多了,一看就是練家子。

唐朝這幫皇帝似是祖傳的一樣,不論政績如何,都能寫的一手好字。

至於唐德宗李適究竟是不是昏聵之主,得分時間段評價。

可以給他一個外號:超低配明皇。

李適在繼位之初,以強明自任,收罷兵權、信用百官,清明節儉、疏斥宦官,用楊炎廢租庸調製,改行“兩稅法”、並試圖裁抑藩鎮割據勢力,加強中央集權,又以賢臣李泌為相,北和回紇、南連南詔、西結大食,政局一度穩定,給人的感覺頗有一番中興大唐的勢頭。

不過李適急於削藩,並且削的很不合時機,在削藩失敗,尤其是奉天之難結束之後,這位被朝野稱頌的明君李適就開始了他餘生的擺爛生涯。

李適重歸長安之後,整個人變得猜忌,尤其是猜忌朝臣武將,對藩鎮的態度也是變得平和,決口不再提削藩二字,宦官掌兵、寵幸奸相,兩稅法逐漸演變成了苛徵雜稅,並且大開‘宮市’,給宦官大開大行索賄之門,這宮市就像是老萬曆的稅監一樣,弄來的民脂民膏大部分都進了太監的口袋,到天子私庫的錢,十不存一。

之所以說李適是明皇,是因為他登基之處和李隆基一樣,勵精圖治,想要打造一番盛世,後期也和李隆基一樣,腦子缺根筋。

典型的前期英明,後期昏聵。

但李隆基好歹是開創了一代盛世,所以給李適就算是像李隆基,那也只能是超低配。

這些關於李適的內容,季伯鷹也一同全數打包給了李二及唐家堡之眾。

不過。

其實從李適給俱文珍的這幅字就能看出,李適必然是知道這幫太監的胡作非為,但是並不打算管,屬於典型的心裡明白裝糊塗的操作,這和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