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局。”

老朱棣凝聲答道,堅定的相信自己。

這位名載史冊的永樂大帝,史上唯一一個以藩王造反上位的天子,永遠都不信命運,他只相信自己,命運握在自己手中。

在老朱棣看來,自己當年以僅僅八百護衛起兵,都能幹翻擁有上百萬大軍的建文帝,這等逆天改命的事自己都辦成了,世上還有什麼事是辦不成的?!

區區殘元,何足掛齒。

“嗯。”

“你可以繼續第三次北伐,但我勸你,如若無功,放棄後兩次。”

季伯鷹並沒有直接否定老朱棣,而且也無法否定,因為只要老朱棣堅持,哪怕老朱開口,大機率也是沒用。

畢竟這是永樂朝,是永樂十九年,距離老朱駕崩已經過了二十多年,洪武朝的那些文臣武將都已凋零,再加上老朱棣的個人威望和權柄已經達到了頂峰。

在永樂一朝,只要是老朱棣想做的事,無人能夠阻擋。

老朱棣望向老朱,希望得到來自於父親的準允支援。

“兄長是咱大明仙師,兄長之言,便是天命。”

這話一出,老朱棣頓時心頭感到一陣低落。

“不過,咱老朱家的子孫,要的就是一個逆天改命。”

老朱哈哈大笑,站起身來,抬手拍在老朱棣的肩膀上。

想當年他從一個碗開局,打下這偌大的大明江山,與朱棣這以藩王之身造反登基,同樣是萬古頭一遭。

朱棣想掃蕩漠北,他老朱又何曾不想肅清草原。

從情感上,這父子兩個有著共鳴。

“咱支援你第三次北伐,咱也想看看,你小子究竟能不能徹底滅了草原上的那群宵小。”

“不過,正如仙師所言,如果你這第三次北伐沒有建功,咱希望你能遵從仙師之言,止戈為武,與民生息。”

這一幕,看起來著實有點違和。

一箇中壯年拍著一個耄耋老人的肩膀出聲鼓舞,這耄耋老人則是聽的眼神激動,眼眶泛紅。

老朱棣站起身來,後退兩步,撲通朝著老朱跪了下去。

“兒臣,謹遵父命!”

季伯鷹全程看著,並沒有再多說。

他打算老朱棣第三次北伐的時候,跟著一起去看看,指不定能改變這第三次北伐的成果,指不定能改變這永樂朝的國祚。

就算遇不上阿魯臺,也得把小也先給幹掉,提前預防土木堡之變。

“坐下吧,該聊正事了。”

季伯鷹點了點桌面。

因討論老朱棣第三次北伐這事,耽擱了許久。

季伯鷹帶老朱來這永樂朝,並不是來討論北伐的,而是來為老朱解答他心中的疑惑。

傳承千年的丞相制,究竟該不該廢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