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菲斯坦頓,一位從來沒有拍過爛片的導演!”

“好萊塢最具個人風格化的導演和他製作的風格獨特的《華爾街之狼》……”

像這樣的新聞都只是常規的宣傳手段,在這些常規宣傳手段裡面,還故意提起了影片那些備受非議的地方。

“隨著北美感恩聖誕檔期諸多電影的先後亮相,可能是本屆奧斯卡頒獎季最具分量的影片《華爾街之狼》終於在之前一系列跳票、剪輯未完、檔期調整的不利訊息中重灌上陣,在院線中與觀眾見面。”

“但毫無疑問,這部時長接近三個小時的黑色喜劇甫一出場,就以其令人咂舌的尺度,挑戰了包括觀眾、影評人、甚至奧斯卡獎評委們在內所有人的心理底線;而由此引發的兩極分化的評論口碑和觀眾感受,也就毫不出乎所有人意料了,而這個現象在奧斯卡獎的頒獎季,又絕非一個好訊息……”

“在這部墨菲斯坦頓執導的《華爾街之狼》裡,塑造了一個奢侈糜爛吸毒成癮的股票經紀人角色:喬丹貝福德。這個角色在片中無惡不作、寡廉鮮恥、頹廢墮落。觀眾如果能夠忽略影片最後10分鐘喬丹貝福德被FBI調查和聯邦法院定罪的情節,全片幾乎就是奢侈糜爛生活的全面展示。”

釋出這些,墨菲和二十世紀福克斯不是為了讓影片自黑,恰恰是向眾多的奧斯卡評委中的老頭子們顯示:看,我這部影片根本就不是專門為了衝擊奧斯卡獎而製作的,否則幹嘛弄那麼多爭議和大尺度的鏡頭呢?

這種宣傳方式看似有些荒謬,但人心是這個世界上最難衡量的東西,尤其是一群上了六十五歲的老頭子,就像墨菲說的那樣,在絕大多數的時間裡,任何人都不能用平常人的思維去衡量他們。

他們的思想真的很奇特,讓人無從把握,衝獎的人太在意奧斯卡,會被他們認為製作電影的目的不純;遠離奧斯卡的話,又會被他們認定不尊重權威獎項……

這也就是墨菲所說的姿態問題,姿態有時候也會決定是否獲得奧斯卡評委們的青睞。

所以,墨菲給《華爾街之狼》這部影片敲定了一個基調,並且透過《好萊塢報道者》公開顯示出來。(未完待續。)

第五百零七章風格多樣化

求月票和推薦票!

“現在頒獎季的影片目的太過複雜。”

比弗利山一棟精緻的木屋走廊下邊,頭髮花白的彼得巴特不斷搖頭,對一起喝下午茶的同伴說道,“有些人制作影片為的不是電影,只是為了單純的衝獎!”

坐在對面的人同樣頭髮花白,似乎年齡也更大一些,他放下茶杯,輕輕點了下頭,好像很認可自己這位老朋友的看法。

彼得巴特從1969年開始就是學院的成員,這也意味著還是一位奧斯卡的評委,他跟對面的弗蘭克皮爾森一樣,都是現今學院資歷最老的一批人中的一員。

不過,相比於他自己,弗蘭克皮爾森在學院中的地位更高,影響力也更大。

弗蘭克皮爾森不但參與過《熱天午後》、《一個明星的誕生》和《鐵窗喋血》等經典作品的製作,之前還擔任過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的輪值主席。

確實,輪值主席並不意味著擁有多大的權力,但擔任過這一位置的人,無一例外的有著極其寬泛的關係網。

所以,彼得巴特才接受了CAA那位著名的經紀人比爾羅西斯的請求,想要從側面影響一下弗蘭克皮爾森。

“那些為了衝獎而衝獎的人。”

放下茶杯後,弗蘭克皮爾森輕輕搖了下頭,“他們快讓奧斯卡變味了。”

“是啊。”彼得巴特能從中聽出老朋友的立場,想起比爾羅西斯提過的話,馬上說道,“這樣的人確實很可惡,比如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每接下一部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