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垮臺(上)

尹清的眼神淡淡的,笑容也依舊是淡淡的,好像早已料到她會如此驚訝,但又不急著開口解釋,好像是在等著她下一步的舉動。

孟廷輝握著這一匣薄薄信箋,卻好像是握著千鈞重物一般,手腕輕輕在纏。

如何不驚?

這竟然是徐亭近三年來與舊友郝況所通的數十封私信!

郝況,先朝顯平六年舉進士為官,凡歷二帝,又經改國易朝,曾經官拜三司使,後因體虛多病而告老還鄉,自乾德二十五年十一月病死於永興路柳州家宅中。皇上得知後還特意對其追封贈,這對前朝老臣的浩蕩皇恩也令其時一干朝臣們頗為動容。

郝況與徐亭同年舉進士,兩人在朝中為官數年,情誼匪淺。自郝況以病致仕數年間,徐亭時常多有禮贈,便是官拜右相後亦未疏遠已居邊路的郝況。這兩位老臣私交甚好,朝中可謂是無人不知。自當初移都合朝以來,朝中入仕數十年的老臣們早已是老的老病的病,年年均有致仕者,便是如今在朝當權的這幾位肱骨重臣,又有哪一個仍似當年胸懷壯闊、氣骨昂揚?因而老臣們之間惺惺相惜,旁人看在眼中也未覺得有何不對,畢竟多年同僚情誼難割,縱是致仕後仍與朝官互通有無,亦未為怪。

但眼下這私信的字句卻頗為觸目驚心,直叫她不敢相信這是出自徐亭親筆。

她手中拿的這一封落款正是三年前的。當時皇上還是皇太子,可徐亭卻已對太子主政之向頗為不滿,在寫與郝況的這封信上多加排斥,字裡行間滿是怨氣。她雖然沒仔細去讀匣內其他信上寫了些什麼,可卻已能想見這些定然都是徐亭對皇上的不滿之詞,否則尹清也不必拿來給她,還稱這是“聊表心誠之意”的見面禮。。。

她當然知道這東西的分量,但是她怎麼都想不通尹清怎麼會有這些徐亭與郝況間的私信——郝況病逝後,家人仍舊留在永興路柳州,兩個兒子分別在千里之外的河陽東、西路做官,而尹清出身潮安北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與郝況家中攀上關係。莫說這些私信至極的信箋,便是郝家的尋常物件,他又如何能取到手?

天氣雖暖,可夜風過街,仍令她不由自主地打了個寒顫。

眼前這個男人臉上的笑容過於,莫測,實在是令她不敢輕易揣度其意。幾經細想,她才問出口:“你是如何得到這些信的?”

尹清卻不答,只道:“此物僅表下官願附孟大人之意,孟大人若覺有用,只管拿了去用,不必追究這些信件的來歷。”

孟廷輝卻怕自己著了他的道,口中冷笑道:“你一個初初入朝的新科進士,安得有如此手腕?你就不怕我拿了這些東西直呈徐相案前,令你馬跌人落、從此在朝永不得翻身?”

不過是才見過兩面的男子,要叫她如何去信他?

尹清聽後微微一笑,道:“下官自然會怕孟大人翻臉不認人,可下官情願一賭。孟大人眼下正困於遷調潮安帥司屬吏一事上,倘是因多疑之心而喪了這等大好機會,豈不可惜?大人不如與下官共同一賭,到頭來再看往後能不能信下官,如何?”

孟廷輝聞言一怔,絕沒有想到他對朝事會如此瞭解,連她眼下正在為什麼事兒發愁都一清二楚,當下一沉心,手攥信匣卻不言。

若是拿著著數十封私信去與徐亭做交換,想必徐亭定會同意今後對吏部銓課所奏之議不再批駁,而她欲遷調潮安一路十六名官吏的事情便會順行無阻。

好像是能猜到她心中在想什麼似的,尹清仔細地盯著她的眉眼,突然道:“孟大人何不直接將這些信件呈至御前?以皇上鐵腕之度,罷徐亭相位不過旦夕之勢耳。”

孟廷輝又是大大一驚。

她方才看見這些信件時,最多不過想要私下“威脅”徐亭,卻從沒想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