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你經過三生三世修來的福分,要知道現在市裡的刑偵支隊長,咱們分局刑偵副局長可都是對你師傅豎起大拇指……”

“師傅的意思是,餘師傅因為十五年前的事變得沉穩起來,創造出慢半拍的破案方式?”

“我說你這個娃娃是怎麼說話的!餘得水是開山老祖,主是慢半拍的真諦。”

“我知道,我知道了,還請李師傅繼續講十五年前的事,我要從源頭瞭解,這樣將來學得會更快一些。”

鐵柺李!文武雙全的法制員李斌繼續為張文喻講餘得水副大隊長的故事。

張文喻正在繼續深入瞭解十五年前的事,餘得水師傅的故事是聽父親講過一些,知道青年餘得水工作起來不要命,破案神速,這還是頭一次知道餘師傅由快變慢的轉變原因。

“這會好好聽著,不要打岔,我講完故事後,你可以提問,我經歷過,看到過,是清楚這件事了。”李斌坐在辦公桌椅子上講話。

李斌站起來跟張文喻講故事時,腰挺得很直,顯得很精神,有點往1米78身高往上長的架勢,可惜“帥不過3秒”,因為身體的原因,站半個小時,他不得不坐下來說話。

李斌在八年前是一位特級刑警,在一次執行任務時出車禍,落下腿部殘疾,自己主動申請做法制員,從此棄武從文,是餘副大隊長的主要干將。

他與餘得水兩次共事過,一次是在餘得水當中隊長時,這一次是在餘得水升任副大隊長時共事,對所有的事瞭解得最清楚。

“我講到哪裡了?你看看,被你打岔後,我都忘記了。”

“李師傅!您剛才講到他倆打起來了!”

“打起來的原因是在搶三隊的案子上這件事上李翼飛充分體現了李翼飛的辦事風格——快。可是當時餘得水也是——快。兩個快撞在一起,誰也不肯相讓步。”

李斌繼續往下講餘得水與李翼飛的故事。

李翼飛認為等到餘得水回來再行動,黃花菜都涼了,就請示領導後,帶隊辦了案件,破獲案件。他一直強調自己是隻想快速破案,沒有搶攻的意思。

李翼飛的業務競爭對手餘得水卻認為李翼飛瘋了!因為三隊的這起案件不用像李翼飛這樣瘋狂辦案,花點時間也能辦出來,何必為了立功而不擇手段搶案件。

兩個人為此在辦公室爭執起來,李翼飛說他不道歉,餘得水說是想讓他懂規矩。

最後,餘得水在大隊長辦公室因為情緒激動,失控後動手打了李翼飛。

李翼飛可能是想到這起事件自己的確理虧,想還手,又放下舉起的拳頭,在連續被打臉部兩拳後,嘴角流血被大隊長勸走,教導員勸住情緒失控的餘得水。

餘得水,李翼飛兩位都是青年俊傑,中隊長。對於如何處理事件也形成不同的聲音,有認為餘得水做得對的人,也有支援李翼飛抓住時機破獲大案的人。

這件事最終的處理結果是——刑警大隊宣佈功勞算是集體的,對李翼飛批評教育,寫3000字檢查。對打人的餘得水被關禁閉三天、寫5000字檢查,取消當年的立功受獎機會。

第4天,從禁閉室出來後,在老刑警的耐心開導後,餘得水對動手打戰友的事極其後悔,同時想通、明白了一個對他後面性格走向有深遠影響的道理。

他意識到自己是一位一板一眼做事的人,沒有李翼飛那樣的心智去挖空心思辦大案、快偵快辦。那就慢慢辦好手頭的每一起案件——“慢熬成規範案件”。

於是,他成為了全域性破案率最高的刑偵中隊長。他手頭的案子沒有被檢察院“退貨”的,都是辦成鐵案的規範案件。

餘得水慢慢地被人稱讚為以他姓名為諧音的綽號——“如魚得水”,形容他辦起案件來讓人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