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之中三場成績好壞,而是聲勢今日大家也都看見了,苗郎君之所以獨木難支被我一番話噎得啞口無言,還是因為他太想一鳴驚人的緣故今天下才俊雲集京城,干謁投書者不計其數,京城各家公卿哪裡有功夫一一甄別?而我等雖為京兆府等第,可要真的就以為十拿九穩,萬一有閃失,可就後悔都來不及了”

杜士儀儘管在十人之中最年輕,但這番話說得極其在理,而韋禮作為京兆韋氏子弟,訊息靈通,隱約還聽說過前次案子的餘波震盪,曾經不可一世的柳惜明幾乎就算是被關中柳氏給掃地出門了於是,他立刻饒有興致地問道:“那杜郎君可有什麼好主意?”

“很簡單,咱們十人把墨卷放在一塊好好設計一番,干謁也好投書也罷,同進同出”

他這話音剛落,便有人使勁一拍食案道:“好主意京兆府等第郎君齊齊拜謁,如此聲勢,被人拒之於門外的機率就低得多了”

張簡本來就是因杜士儀隨手相助,這才得以一步登天,自無不允之理,而韋禮終究謹慎些,沉吟片刻就問道:“若干謁投書同進同出,會不會太顯眼了?”

“雖則京兆府廨此前說過要印京兆等第錄,將今科文章詩賦傳於京畿道,可若是我們僅僅為登公卿之門而同進同出,自然確實小題大做。我聽說,如今進京赴考的舉子當中,多有在佛寺道觀中三五成群賃下一處院子,談詩論文,宿會不止。如此大家彼此印證所學,一來二去就會頗有進益。如今距離正月開考不過兩月,我等何妨也如此辦理?須知今日苗郎君雖是敗在心氣太高孤身迎戰,可想必大家也看到了,同華二州,多有三五成群各成體系的舉子。我等雖佔了京兆府等第的優勢,可若也和苗郎君一般,那就太託大了”

杜士儀見這託大兩字讓幾個出身富貴的人悚然而驚,繼而連連點頭,而張簡這些家境稍有不如的亦是贊同,他就知道自己的設想已經成了。京兆府試的解頭落榜,至少從前到現在都沒出現過,而前十等第的人中,儘管登科的比率極大,可總有倒黴的人落榜,所以,他這主意可謂是毫不利己專門利人

須知京兆府等第的好處就在於,倘若知貢舉的李納敢於在此次歲舉中,在前十之中黜落太多,京兆府可以移文抗辯

韋禮為人爽利說做就做,當下和眾人商定之後,次日就在開化坊大薦福寺中包下了一處清淨的小院,而杜士儀對留在崔宅的杜十三娘囑咐了一番,就也收拾東西搬了過去。知道田陌跟了去也會覺得無聊,他就只帶了赤畢和劉墨,連杜十三娘新買的婢女月影都沒有帶。十個人浩浩蕩蕩住進去的前三日,眾人全都心緒極好,竟是連開了三日的宿會,每天不到夜半不睡,精神亢奮到了極點。

而三日彼此印證下來,杜士儀通史曉律,試賦句式尤精,擅八分書,音律就不消說了;韋禮工詩善畫,隸書一絕,簫管皆通;張簡頗有當年漢賦之風,詞采華茂,善羯鼓,甚至還能唱楚歌……十人之中就沒有一個只讀書的書呆子。當然,就和杜士儀笑苗含液紙上談兵一樣,曾經有過遊學經驗的,十人之中只有四人,而其中兩個還和他當年一樣,只不過是外出求學而已,於民風民情等等涉獵並不多。

畢竟,要從進士科出身,可以說是常科之中最難,甚至可以說,難度幾乎勝過錄取人數少的制科長年紮根京城混跡舉場還來不及,哪有功夫周遊?即便對杜士儀那一日當眾說出要出去遊歷,他們都是讚歎不已,但就連張簡也不敢提出要結伴而行,人人都怕耽誤不起。

彼此既是瞭解所學,這投遞墨卷的準備就簡單多了,又比如不用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