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坐的老者。只見其頭髮花白,面色陰沉,雙眼中隱約透出精光,乍一看便是個城府深不好相處的人。但最重要的是,他對這張臉完全沒有半點印象。還不等他斟酌著如何探問一下對方來歷,那老者就泰然自若報上了家門。
“我乃陛下欽命,隴右道採訪處置使苗延嗣,杜大帥既是將洩露機密,引吐蕃入寇之事的爾等轉押給我,此案從即日起,便由我審理!”
隴右道採訪處置使?苗延嗣?
郭知禮整個人都懵了。他本以為杜士儀還會如上頭郭英乂之案一樣,明面上只責那些實行者,暗地裡算總賬,誰知道那位隴右節度竟然直接把他送到了這兒!他竭盡全力回憶,這才想起隱約是聽說過朝廷以兩位御史中丞兼京畿道和都畿道採訪處置使,而其餘各道也都委任了採訪處置使,有時候是從朝中委派高官出為外任,也有從當地遴選刺史中賢良者兼任這一使職的。當初聽說派了苗延嗣到隴右時,他還和三個兒子譏刺過幾句。
苗延嗣甚至連個刺史都未兼任,只掛著一個隴右道採訪處置使的虛銜,簡直是像朝中宰輔打發叫花子的!
可現如今,他的全數希望都寄託在據說和杜士儀有恩怨的苗延嗣身上了。他幾乎不假思索地撲通一聲跪在地上,大聲嚷嚷道:“苗公,冤枉,實在是冤枉!杜大帥對我等郭氏族人視若眼中釘肉中刺,故而方才以如此罪名誣陷我等!苗公既然領採訪處置使,監察隴右,還請還我一個公道!”
看到這郭知禮如此反應,苗延嗣終於笑了。不管是假戲真做,還是真戲假作,總而言之,已經垂垂老矣的他到這隴右道來,興許還真有點意思!
當杜士儀在鎮羌齋中,見到顏真卿一路從蘭州護送而來的吐蕃正使那囊氏尚青時,他卻是一動不動,更不用說起身相迎了。
“尊使在長安停留了很久,據說把金城公主在吐蕃的不少詩作都敬獻給了陛下,又周遊於那些文人雅士中間,吟詩作賦,人皆道如今吐蕃出了一個幾乎可媲美當初祿東讚的人物,甚至還有人提議讓你娶宗女的。可現如今,尊使這才剛剛從長安往回趕,吐蕃兵馬便再次悍然犯隴右,不知道尊使能不能給一個解釋?”
杜士儀的心黑手狠,想當初尚青就曾經清清楚楚地體會過。儘管若不是杜士儀派人對他的從者下了狠手,由是拷問出了他同父異母的兄長要暗害他的隱秘,而且他也靠著運回吐蕃的大批茶葉,贏得了贊普以及姑母那囊妃的讚賞,可他著實一想到之前那處境就心裡發怵。此時此刻,儘管杜士儀態度平和,可那說出來的話卻如同刀子似的。他毫不懷疑,倘若自己不能給出一個滿意的解決方案,他就別想透過這鄯州回國了!
“杜大帥,我也是聽清臣所言,這才知道竟然發生了這樣的事,其中必定會有什麼情由,還請容我查訪查訪……”
“查訪就不用了。”杜士儀根本沒讓尚青說完,便倨傲地說道,“鄯州自有勇將雄兵,但凡越境而入我大唐邊界的兵馬,已經被打得潰不成軍,其中入境鄯州的穆火羅軍,更是連主將穆火羅也已經被生擒了。總而言之,我從蘭州把你請來問你要解釋,可不是要你對我解釋。我這就派人護送你回長安,你去回稟陛下吧!”
大唐對異族被俘的將領,當然並不是全都殺之而後快,有很大一部分人全都被封了官職留在長安,而其子孫經過歸化後,甚至會比漢人對君王更忠心耿耿。可是,尚青絕對不會以為,本來對自己印象很好的當今天子李隆基得知吐蕃再次犯邊後,還會如之前那樣厚待自己。而且,他固然心慕中原,可完全不想放棄在吐蕃手握權柄的日子,到長安來看別人的臉色過日子!
所以,他立刻毫不猶豫地說道:“杜大帥息怒,如果是穆火羅,此事就不奇怪了。他是之前被贊普殺了的悉諾邏的副將,也曾戰功彪炳,當年險些和悉諾邏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