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6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慌忙也跟著反省這場大敗。而孫孝哲還是第一次吃這樣大的苦頭,齜牙咧嘴了好一陣子,方才含含糊糊應了兩句。至於嚴莊和高尚,他們就沒有這些武人的好身板了。更何況,他們也實在是心裡難以服氣。這三個武將是因為在奪取長安一役中大敗虧輸損兵折將,能夠逃得一條命就已經很幸運了,捱上幾十鞭子也算應當,可他們憑什麼要陪著一塊捱打?
正因為如此,嚴莊也好,高尚也好,認錯的聲音既小又勉強,可讓他們沒想到的是,在他們那敷衍了事的認錯之後,傳來的便是安祿山那憤怒的咆哮。
“嚴莊,高尚,你們是覺得委屈?覺得冤枉?是不是?當初是誰一個勁在我耳邊吹風,說是天下再無可戰之兵,只要我振臂一呼,這大唐江山轉瞬之間就會易主!現在呢,現在就只是一個杜士儀,連番出招之下,大好的局面立刻逆轉,而就連這河洛之地,先是有什麼義勇軍神出鬼沒,幾次派兵掃蕩都撲了個空,又有吳王李祗那個老傢伙帶兵起事和我作對!你們兩個身為幕佐,到現在為止拿出什麼主意了沒有?”
安祿山越說越怒,用手一撐想要站起身,可他現在實在是太胖了,竟是稍稍立起卻又立刻跌坐了回去。惱將上來的他奮力一拍扶手,怒聲喝道:“滾,你們兩個立刻滾!我不想再見你們這些徒有虛名之輩!”
沒想到只是因為認錯的態度勉強了一點,安祿山竟然這樣兇相畢露,嚴莊和高尚不禁暗暗後悔。他們跟了安祿山這麼多年,早知道他是剛愎自用之輩了,剛剛還較什麼勁?可是,眼下再求饒解釋,說不定還要再挨一頓打,兩人唯有哭喪著臉站起身,狼狽不堪地退了出去。一時間,這空蕩蕩的含元殿中只剩下了三個敗軍之將。有了嚴莊和高尚的前車之鑑在,三人誰也不敢貿然開口。
“那兩個軟蛋已經走了,說吧,現在的局勢已經如此,你們認為接下來應該怎麼辦?好了,全都站起來說話,阿浩,你先說!”
對著三個自己曾經器重過,這次卻打了打敗仗的大將,安祿山雖然仍舊板著臉,可語氣卻緩和了許多。這次打下了洛陽,李憕等抵抗派竟然莫名其妙消失得無影無蹤,他一面派人挨家挨戶搜尋,一面卻重用屈膝投降的達奚珣以及罷相之後回東都養老的陳希烈,預備稱帝之後用這兩個頗有名氣的文官為宰相,高尚嚴莊亦會一樣得到重用。可從骨子裡,他卻瞧不起這樣的文官,反而覺得只有那些能打仗的大將才是一定要緊緊抓牢的。
大敗若此,卻還能逃得一條性命,即便這會兒脊背上火辣辣的疼痛,可田乾真卻早就將其置之度外了。聽到安祿山仍舊親暱地直呼自己小名,態度也只是比從前稍稍嚴厲了一些,他在站起身沉吟片刻後,竟是又單膝跪了下去。
“大帥,戰事不利是實情,但大帥剛剛對嚴高二位先生,實在是有些嚴厲了。相比投降的達奚珣和陳希烈之輩,嚴高二位先生跟隨大帥這麼多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因為他們不曾對現狀提出好的主意,就如此嚴厲責罰,甚至與我等敗軍之將同刑,軍中一定覺得大帥賞罰不均。所以,末將懇請大帥收回不許他們再見的命令,或者派人給予他們相應的恩賞和慰勞,或者對末將三人再施以其他處罰,以此安定軍心。”
這不是吃飽了撐著嗎?
孫孝哲一聽這話就險些沒跳起來,正要提出反對意見,他的眼角餘光瞥見安祿山臉上露出的笑意,立刻閉嘴。而崔乾佑也沒忽略安祿山那滿意的表情,跟在田乾真之後開口說道:“田將軍所言極是,我等敗軍之將,能夠逃過一死已是萬幸,甘願貶為小卒軍前效力。”
兩個人都開了口,孫孝哲只能低頭說道:“大帥不殺之恩,我等銘感五內,還請正賞罰。”
“安忠志,你親自去看看嚴莊和高尚,去叫個御醫給他們治療外傷,然後在庫房裡挑些金銀財帛,說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