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的洛陽宮和洛河北岸那起伏的地勢。即便如今是夏天;天亮得早;可天上仍可見殘月和尚未散盡的星光;已經有到得比他更早的官員在中間最為宏偉壯觀的天津橋上看洛水風景了。
走上天津橋;聽到橋頭橋尾有幾個已經不再年輕的朝官在那兒吟詩;杜士儀不禁莞爾。從初唐至今;就在這上朝的必經之路上;也不知道有多少詩篇為人吟詠出口;蔚為流傳。今ri他也起得早;算算時辰得在這兒等上好一陣子;方才能夠候著上朝;他不禁暗歎這常參官的辛苦;下一刻;他突然只聽得背後傳來了一個聲音。
“上朝還早;眼下閒適得很;好天氣好景緻;杜十九郎可得好句?”
回頭一看;見竟是苗延嗣;本待隨口敷衍兩句的杜士儀便笑著說道:“上陽宮裡曉鍾後;天津橋頭殘月前。空闊境疑非下界;飄飄身似在寥天。星河隱映初生ri;樓閣蔥蘢半出煙。此處相逢傾一盞;始知地上有神仙。”
苗延嗣眉頭一凝;繼而就若無其事地說道:“果然不愧是杜十九郎;信手拈來;怪不得我家中二子全都對你推崇備至。對了;今ri中書省李拾遺因為新得美人;又正好喬遷美室;下帖廣邀同僚前往;我越俎代庖相邀杜十九郎;不知可有興趣否?”
中書省右拾遺李元芝第一個挑破了那宮衣中藏有詩箋;因而喜獲天子賜佳人;這樁美談別人興許會傳為佳話;可杜士儀一點都不想和此人有什麼糾葛;此刻立時想都不想滿臉歉意地說道:“不巧得很;崔十一郎昨ri剛剛透過縣試;我早就約好要為他慶賀一番;恐怕分身乏術。還請苗中書替我恭賀李拾遺雙喜臨門;回頭我必然補上一份禮物慶賀”
苗延嗣不想自己主動示好;杜士儀竟然當面拒絕;心裡頓時大為惱怒;面上卻若無其事無可無不可地點了點頭。等到又前行數步;來到了那些五品以上高官的行列中;他回頭看了杜士儀一眼;想到張嘉貞透露的宮中傳出來的訊息;他心中不禁生出了難以抑制的憂心。
那詩箋風波怎至於最終牽連到了王皇后?
第一卷當時年少青衫薄 第三百二十章 有朋在側解千愁
read_content_up;
既然回絕了苗延嗣;這一ri午後;杜士儀幾乎是立時三刻溜出了門下省;徑直回了自己在觀德坊的私宅。才一進門;他就從劉墨口中得知;昨夜回了永豐坊崔家的崔儉玄一大早就回來了;看上去心情彷彿不太好;在前院裡發洩似的舞了許久的劍;後來還是杜十三娘去說了什麼方才回房沐浴;現如今正在他的書齋中。心中納罕的他也沒去直接見這個鬧彆扭的小子;問過杜十三娘在廚下;他便索xing直接往廚房而去。
“對;這個用上次的模子;做得jing致些;雖說是自家小宴;可不比平ri家常;總得多些花樣……
杜士儀聽到裡頭傳出來的吩咐聲;索xing笑著打起簾子入內。天氣本來就熱;他一踏進這燒著熱騰騰爐火的廚房;一股熱氣撲面而來;一下子給衝得頭皮發麻。而他這個不速之客也引來了兩個廚娘不約而同的驚呼;杜十三娘瞧見是兄長;連忙迎了上來。
“阿兄;你怎麼來了?君子……”杜十三娘本要說君子遠庖廚;可想想當年在嵩山時;杜士儀還駁過此言;話到嘴邊她便改口說道;“這裡兩個廚娘本來就忙;再加上咱們就更亂了;有話我們到外頭去說;別礙著別人做事。”
她一邊說一邊笑著對兩個慌忙行禮不迭的廚娘打了個手勢;隨即拖著杜士儀不由分說往外走。等到了外間院子裡;她便嗔道:“廚房裡又熱又是火;阿兄你來湊什麼熱鬧;現在可用不著你當初在嵩山時那樣按圖索驥;拿著一本食譜充廚神看你滿頭大汗的;大熱天回來也不防著暑氣;萬一病了可怎麼好?”
“小管家婆;你以為你阿兄就這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