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過去,傷口亦是潰爛了。為此,王大帥高燒昏迷了數日,如今雖說好些,但要將養過來,恐怕絕非一兩個月的功夫。”
這是意料不及的情況,杜士儀縱使憂心,也著實鞭長莫及。至於王忠嗣無可奈何地將南霽雲託付給自己,他想到這個當年在雲州一戰成名,緊跟著卻蹉跎多年的昔日小將,再對比一飛沖天的郭子儀和僕固懷恩,心頭亦是沉甸甸的。
說來說去,他在雲州的時間太短,在隴右亦是不過兩年,而紮根朔方卻已經十幾年了,故而當年那些最初跟隨過自己而又廣為人知的人,反而不可能太過明目張膽地照拂。尤其南霽雲又是個死心眼,因為石堡城丟了的關係,硬是在隴右卯上了,不肯挪窩!
虎牙緊跟著又解說了隴右郭姚兩家的近況。當初郭知運的次子郭英乂以及不少郭氏子弟在杜士儀的打壓下,死的死,流放的流放,從軍中驅逐的從軍中驅逐,郭建這個旁支子弟一舉拿到了郭家最大的話語權,雖然和姚峰一度是對頭,可終究也正位刺史。如今,郭姚二人都已經六十出頭,說是不老,可相比悍勇善戰深得王忠嗣重用的安思順,自然露出了頹勢,可郭姚兩家都是將門世家,下頭終究還有不少小輩在軍中,南霽雲也對他們不無照顧,因此在隴右也還吃得開。甚至虎牙臨走之時,也不知道郭建怎麼訊息這麼靈通,郭建竟然還悄悄見了他一面。
“他還是如同當初一樣善於鑽營。他都說了什麼?”
“他說,杜大帥雖然離開鄯州這麼多年,可隴右軍民全都心繫杜大帥,但使您在外建功立業,傳回隴右都能引來無數歡呼和讚歎。”
“這傢伙還是老樣子!”杜士儀笑罵了一句,卻也沒往心裡去。“別去管這個溜鬚拍馬的傢伙,長安那邊的聯絡你緊盯著一些,看看安祿山和忠嗣這先後兩場大捷,陛下究竟會怎樣升賞措置。希望只是我多慮了,忠嗣這一次以身犯險,以陛下如今的心性,未必會吃他這一套勸諫暫且不說,恐怕效果適得其反,更不要說李林甫此人構陷忠臣良將也不是一兩次了!這一次恐怕得聯絡一下四面八方的人。朝中只有一個聲音的日子,實在是太久了!”
第1073章 忠臣遭屈
安祿山這一場子虛烏有的所謂勝仗,因為奚人那邊曲意巴結,他自然恬不知恥地自吹自擂,順便給天子拼命地戴高帽子。若是換成開元初年,李隆基也許不會吃這一套,可現如今他年紀大了,更喜歡聽阿諛奉承,而不是逆耳忠言,故而他不但慷慨地準了安祿山奏疏上那長長的一串升賞名單,而且竟然還準了安祿山的奏請,將他的側室段夫人一併封了國夫人,又承諾將來以宗室女嫁給其長子安慶宗,其他賞賚無算。
然而,對於王忠嗣奪下石堡城這另外一個勝仗,李隆基的升賞在有心人看來卻偏頗得很。哥舒翰和安思順因先後攻入石堡城有功,分別被擢升為河西節度使和隴右節度使,然則王忠嗣卻升為太子少傅,封涼國公,特進,召入長安。誰都知道,爵位升賞乃是軍功,可三公三少這樣的官職,素來是用來安撫那些致仕老臣的榮銜,完全沒有實權。然而,王忠嗣即便說是一時傷重,卻又並未傷及性命,更重要的是,王忠嗣還不到五十,相比他的部將安思順和哥舒翰甚至都更加年輕,李隆基這竟然是就此將其解除兵權,讓其就此養老了?
儘管安祿山自從烏知義死後,謀取了平盧節度使之位,就因此一飛沖天,甚至兼領范陽平盧兩大節鎮,彷彿一大名將,但在長安洛陽兩京百姓看來,自信安王李禕和張守珪之後,最明亮的兩顆將星,便是王忠嗣和杜士儀,別人都要靠邊站。杜士儀滅突厥,平漠北,大敗回紇,由是讓大唐重新回到了太宗鼎盛時期的版圖;而王忠嗣在河隴則大敗吐蕃,在河東則先敗奚人和契丹,後又攻破西面突厥可汗牙帳,再次節度河隴之後則屢敗吐蕃,收復石堡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