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我要去開封,就該向西南而行,如果我要去揚州,就該向南而去,不該老在一個地方轉圈子。如果老是在一個地方轉圈子,只證明我走的路走錯了,這樣下去,恐怕永遠都到不了開封,更去不了揚州。

這時候,該做的事情,應該是跳出原來的路,另覓一條新路。雖然這條路未必也正確,但至少也是一個開始,不是麼?只要開闢的新路足夠多,總有一條通往我們想要去的地方。”

“那你究竟想要去哪裡?”郭威追問道。

李風雲抬起頭來,雙眼灼灼生輝:“去一個人人平等,沒有苦難,沒有飢餓,沒有犯法生命便不會受到威脅,人人都能過傷自己想要的生活,再沒有什麼一盛一衰,更沒有一雞死一雞鳴的大同世界!”

………………………………

第六百一十七章 嫩芽

郭威啞然失笑,道:“這怎麼可能?世上根本沒有這樣的大同世界。”

李風雲答道:“以前沒有,並不意味著以後也沒有。如果總是這麼轉著圈子,那跟鹹魚又有什麼區別?”

郭威愣了愣,旋即沉下臉來,問道:“那麼說,你還是要與陛下為敵了?”

“不,”李風雲搖頭道,“如果陛下能將這世道治理得好,我再等些年又有何妨?畢竟我的目的,是讓天下變得更好,而不是更壞。”

“你的意思是,大漢的江山難以長久?”郭威逼問道。

李風雲笑了起來,答道:“雖然從古至今,每朝每代,都說自己的江山都會千秋萬代,國祚不絕,可是,真正的千年王朝,又有誰看見過?能享百年國祚的,也才那麼些個。郭老哥,你認為大漢能逃出這宿命麼?”

郭威沉默了許久,他自負也讀過不少史書,經史子集都有所涉及,可他看不透這宿命究竟因何而起。細想起來,他對劉知遠的忠誠,真的有他自己想象中的那麼深麼?忽然之間,一個念頭從他心中鑽了出來,如初春的嫩芽,難以抑制地茁壯生長起來。

劉知遠老了,辨事也不是那麼明白,只想做穩他屁股下的皇位,已經忘了當初說的那些豪言壯語。也許,劉知遠並非是他郭威心目中的明君,至少現在看來不是。跟著劉知遠,只怕實現不了他六合歸一,太平盛世的抱負。如果是這樣,那他該怎麼做?

與楊頒、蘇逢吉、蘇禹、王章、史弘肇……他們一樣,閉上眼睛,享受著那份搶來的榮華富貴麼?

郭威遲疑了,他不甘心,如果是這樣,他又何苦半生戎馬,苦戰不休?難道只為了標榜青史,供入那還不存在的雲臺、凌煙閣嗎?

也許是,也許不是,郭威自己也說不清楚。

如果真的是這樣,他該何去何從?另擇明主?天下還哪有什麼比劉知遠更賢明的君主?就算有,又憑什麼會接納他這個劉知遠手下的心腹愛將?最多不過是拉攏他罷了!而且,誰又能保證,那所謂的賢明君主真的登上皇帝寶座後,不會像劉知遠那般,華麗的轉身,變得讓他越來越不認識?

既然如此,還不如……

郭威不敢再想下去,急忙掐斷了那剛剛鑽出土的嫩芽。

李風雲抱了抱拳,對郭威道:“言盡於此,我想說的話也都說完了。老哥何去何從,小弟也無法阻止,若要提大軍征伐我藏軍谷,我也只能是嚴陣以待。做以待斃的事,李某還做不出來。”

說罷李風雲撥轉馬頭,帶著蘇語儂和兩名親衛,揚長而去。

“我該如何做?”望著李風雲遠去的背影,郭威心中猶豫不絕。

他這次私自來找李風雲,原本的意思,是想要探一探李風雲真實的意圖。如果李風雲果真心中懷有反意,他雖不會向劉知遠告密,但是會建議劉知遠嚴防李風雲,打壓風雲衛。

現在,李風雲的態度明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