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肉跳。
這個寧王脾氣也太大些了吧?
李士實可是他倚為臂膀的左丞相,竟然說拖下去打板子就打了,完全不給臣子一絲解釋的機會。
要說,老朱家打臣子板子的習慣由來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明太祖朱元璋。
太祖皇帝起於草莽,在群雄逐鹿中最後勝出,建立了大一統的大明王朝。這自然是豐功偉績,可是太祖皇帝出身寒微,總不自覺的認為臣屬看不起他。
故而太祖皇帝創造了民、軍、匠、灶四籍,將天下百姓盡歸四籍之中。
父業子承,代代傳下去。
在太祖皇帝的設想中,天下人遵循貴賤綱常,大明便能千秋萬代的存在下去。
可是這只是一種美好的設想,且不說這個制度在朱元璋死後執行時有很多空子可鑽。便是朱元璋還在世時,那些公卿世家還是打心眼裡瞧不起這位泥腿子出身的帝王。
朱元璋創立的錦衣衛偵探到了這些訊息,將其彙報給了天子。朱元璋自然是勃然大怒。他心道你們吃著老子的飯,砸老子的碗,當真是翻天了。
你們不是不服氣嗎,老子就打的你們服氣為止。
於是乎,‘偉大’的廷杖制度誕生了。
敢於違抗皇帝命令的廷杖之,敢於與皇帝唱反調的廷杖之,敢於對皇帝私生活指指點點的廷杖之。。。。。。
總之,只要惹了朱皇帝不快,就會被錦衣衛拖下去打屁股。
讀書人都是細皮嫩肉,一通板子打下來即便不死也得躺在床上數月才能把傷養好。
大明建國之初,文官們還沒有發展到後期那種為了名聲搶著觸怒皇帝以被廷杖的階段。
面對朱元璋的鐵腕政策,氣焰囂張目空一切的文官們終於低下了頭顱,在屁股和尊嚴之間選擇了前者。
當然,朱元璋只是廷杖制度的開創者,真正將其發揚光大的便是正德皇帝和嘉靖皇帝。
這兩位天子加在一起廷杖過的臣子人數恐怕得有整個大明朝廷杖人數的一半還多。
朱宸濠雖然不是正牌皇帝,但好歹也姓朱,多少繼承了一些老朱家的習性。
好的習慣朱宸濠沒學到多少,這打臣下屁股立威的本事他倒是學的快。
他身邊可以倚靠的臣子總共就那麼幾個,李士實便是一個重要的輔佐之臣。不僅善於出謀劃策,搞內政後勤也很有一套。
但就是這麼一個全能型人才被朱宸濠棄之如敝屣,說廷杖就廷杖,說羞辱就羞辱。
用刻薄寡恩,生性涼薄來形容朱宸濠是一點也不為過。
朱宸濠眉毛挑了挑,臉頰上的肥肉勐然收緊,極為不情願的擺手道:“罷了,這次便饒了他!”
劉養正連忙趕出去叫行刑的軍士停下來,即便如此李士實也已經被打了十幾板子,此刻滿頭大汗,幾乎暈厥過去。
劉養正衝兩名軍士使了個眼色,那兩人立刻架起虛弱不堪的李士實下去了。
劉養正嘆了一聲,心道若虛兄(李士實的字)你這是何苦呢。
朱宸濠顯然不打算管這許多。人已經打了,威也已經立了。接下來自然是商討接管安慶府的事宜。
雖然劉言提出的這個方案並不讓他完全滿意,但至少讓他在黑暗中看到了一絲曙光。
朱宸濠猶豫再三,還是答應了劉言的請求,與其約定了入城的時間。
劉言完成了周知府交代的任務,直是不想在寧王營中多停留一刻。顯然朱宸濠對這位信使也沒有什麼好感,直接叫人打發他走了。
劉言走後,兵部尚書王綸、右丞相劉養正也相繼告退。
朱宸濠惟獨留下了錦衣衛指揮使錢寧,詢問他對這件事的看法。
自始至終錢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