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過了三更便煮上了,等著天一亮便讓人扛著去了秦淮河附近;那處原本乞丐就較多一些;到了地方支了帳篷,方丈雖然說的是一斗;可是一斗的米才能煮多少;趙姨娘便吩咐煮十鬥;連著十個月送了下來,那附近的人皆知每逢初一便有人來施粥;早早的便在老位置排上了隊。

夫子廟原本便是在秦淮河附近;早起的先生,掌事的,館主自然皆有聽說,沒身份的自然沒什麼打聽的渠道,有身份的隨便一打聽便是知道是榮國府二房的庶子,雖常人皆看不起庶子,可牽扯到榮國府,自然又有些不同。

窮人自然沒有富人這麼多的想法,聽聞這邊施粥,便一邊喝著一邊道謝,只是聽聞是為著小公子求福,便口口都是好人那,等著老嬤嬤等人收拾好了回去,便都散了,之後又是一月。

趙姨娘先前聽著賈環說不用去看,便真的沒有去看,只是平常喊了老嬤嬤等人聊天,或是接見了孃家裡的人,日子過的自然比賈府舒服,又有這邊伺候的下人不如賈府中的貴重,便是日常有什麼吩咐也不推脫,算來算去統共就這麼一個主子,來來去去的倒是讓趙姨娘明白了一些事理。

等著快到過年,趙姨娘又風風火火地收拾好了上山來,見著了在寺中包著書生巾的賈環,也不過三四月沒見著,愣是生疏了,趙姨娘坐在椅子上瞅了半天,在老嬤嬤的提醒下,才尷尬地握著賈環手,道:“也不知道是不是太久沒說話,看著個子長了不少,等著過完年可要跟著一道下山了?”

賈環如今少了一絲煙火,跟著老和尚自然是多了一分仙氣,整個人看著就有些飄,因著身子長了不少,新做的衣服皆仿這江南的風氣,多素雅,又有青竹裝飾,遠遠瞅著便跟以往很是不相同。

到底是十一歲的人了,長了一年去了孩童的頑劣,黑白分明的雙眼看著你的時候又彷彿沒有看著你。趙姨娘說了兩句,見著賈環只是應了兩聲,之後藉著要收拾的話扯了開來,等著賈環出了門,趙姨娘看著老嬤嬤便道:“原來我這個兒子長得便比旁人漂亮一分,不知怎麼如今大了反倒漂亮了三分,若是個閨女我也就不愁了,可環兒到底是個哥兒,如今又修行了一年,別是這輩子就被老和尚誑了去了,那我可就白生了!”

老嬤嬤忙勸:“這是少爺大了,唸書唸的書生氣,原本爺們便是前院,總不能跟著姨奶奶一直在內宅,這是上進!明明是喜事,怎麼到了姨奶奶嘴裡又多了幾份憂愁了。”

“是因著大了嗎?”趙姨娘眼巴巴地看著老嬤嬤,彷彿抓著最後一根稻草了。

老嬤嬤笑道:“你可見著哪個爺們大了還在母親膝下轉悠的。”

趙姨娘點點頭,覺得心裡可算好受一些了,兩人還未說幾句,春耕便提著一籃子的熟食過來了:“少爺吩咐了,是自己種的,讓姨奶奶嚐嚐鮮。”

趙姨娘忙上前,瞅著掀開了的籃子,不過是一碗的黃豆跟著一碗的玉米,不過聽說是自己兒子種的,便笑開了顏。春耕拿了碗碟出來之後便退出了房間,等著到了外頭便見著賈環正一臉嚴肅的瞅著院子裡的樹,雙手背在身後。

“等著過完年,少爺便要去官學去了,可是要跟姨奶奶說一聲。”原本賈政打過照顧的知府如今已經被砍頭了,前陣子夏耘前來,便說池宸讓賈環回都中,上官學,直接在都中應考。

賈環看了一眼春耕,又將視線調回到了樹上,道:“老和尚讓收拾收拾去尋他熟人,我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