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尚未散去的文武,突然一字一句地說道:“大帥如今雖已去職,可仍然一心一意為我等著想,剛剛這些話,大家聽在耳中,記在心裡就行了,不要再說出去替大帥惹禍。如果真的到了那一天,自有我頂在前面!”
堂下轟然應喏,可包括來聖嚴在內,更多的人心中卻仍然滿是忿忿不平。義學起自於朔方,讀書認字的盛行,卻並不意味著人們就只學了禮法,那些各式各樣的傳奇亦是蔚為流傳,尋常百姓更喜歡這些千奇百怪的故事。朝中如今奸佞橫行,如安祿山這樣的滑胥之輩,險些兼領三鎮節度,這天下哪裡還有什麼公理正義?
而王容在後院寢堂受到了王夫人在內一眾女眷們的熱切款待,最終一樣是雙頰酡紅。如今郭子儀正位朔方節度使,妻兒家眷亦是要回去長安定居,此前說起分離之苦時,王夫人倒顯得很豁達,畢竟,她是連孫子孫女都有好些的祖母輩了。只不過,對於王容跟著杜士儀北上一事,她仍是有幾分感嘆。就連其餘偏裨將校的夫人,多飲了幾杯後,對王容亦是語多羨慕。
等到回房安歇的時候,王容從門前龍泉口中得知杜士儀已經醉倒睡下了,進門又聽到陣陣鼾聲,腦袋昏昏沉沉的她忍不住笑了笑。坐到床前之後,她方才從懷裡掏出了父親送給自己的那個錦囊,輕輕開啟後,取出了裡頭那張摺疊得整整齊齊的絹紙。
之前在路上,她開啟錦囊看的時候,就曾經吃了一驚。因為這竟是一座位於長安太平坊,緊挨著清明渠的一處宅子,而背面的地圖上則赫然標示,那座不起眼的宅子地底下,恰是有一處聯通清明渠的暗道!儘管她甚至都不知道父親是什麼時候備下這些的,更不知道父親為何會伏下這樣的暗手,可將來也許能夠派的上用場。
第1063章 公道人心
從朔方靈州靈武郡出發,過豐州西受降城,便進入了昔日突厥,如今的安北大都護府所轄範圍之內。儘管如今這裡名義上是大唐的領土,杜士儀此行尚有牙兵五百,但為了保護這位前任大帥,郭子儀還是令西受降城派出兵馬一千五百人隨行護送。
當年王容自靈州回京替杜廣元操辦婚事後,就再也沒有回來,因此這還是她的第一次出塞。靈州千里沃土的風光,她從前已經領略過,可出塞之後,那放眼看去碧野千里的草原風光,卻又格外不同。時不時能看到趕著大批牛羊的牧民經過,見大軍經過卻也並不躲避,而是隻將牛羊趕到一旁,反而還三三兩兩聚在左近看熱鬧,甚至還會對著軍旗吶喊叫好,這種經歷不禁讓她覺得異常新鮮。
“如今漠北盡歸我大唐所有,故而我一直有嚴令,只要牧民不越雷池半步,則不許騷擾,大軍過境亦秋毫無犯,所以,看到這些兵馬,這些遊牧之民當然不會有什麼畏懼。等你到了安北牙帳城就知道了,我在四周圍分別劃出了很多塊牧場,城內的空餘耕地則用來耕種,此外還打有深井。飲水既然能夠補給,又囤積了大量糧食,縱使有戰事也能抵擋幾年。”
聽到杜士儀的解說,王容又好奇地問起同羅和僕固牙帳建城之事。得知同羅的城牆已經幾乎竣工,僕固也已經奠基,她不由得低聲問道:“你就不怕他們據有堅城,他日叛亂?”
“建城,是為了改變他們的生活方式。一旦不再是逐水草為生,他們就要接受一系列唐人的生活理念,比如說,我會讓工匠教授他們如何編線,如何紡織,甚至於如何燒磚,如何蓋房子,如何把四處放牧,改為固定的牧場圈養,隔年輪換,如何種植菜蔬……”
杜士儀笑著挑選了幾樣舉措說了,這才笑著說道,“潛移默化之後,哪怕他們要叛亂,很多後果也在可控範圍之內,總比他們四處流竄讓人抓不住來得好多了。葛邏祿那邊也已經派使節來請我撥工匠去幫助建城,而前任葛邏祿俟斤聶赫留長子阿爾根,如今也在安北大都護府。總而言之,漠北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