膺,憂痛並集。蓋我國外交地位,無可諱言,歐戰將終,我禍方始,及今補救,尚恐後時。至財政困難,尤達極點,鴆酒止渴,漏脯療飢,比於自戕,奚堪終日?”

這哪裡還是以簡潔著稱的電報,分明是一篇富含水分的駢文了——而這不過是民國通電裡還不算太雅,也不算最長的一篇罷了。

通電在中國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清末。不過那會兒清廷對輿論關切不大,愛鬧事的革命黨還在東躲西藏,所以清末的通電並不流行。比較有名的通電有兩個。

一個是經元善發起的請慈禧歸政光緒電,這個咱們前頭說過。

還有一個通電是在武昌起義之後。當時起義軍急於把起義成功的訊息散發全國。湖北軍政府軍事顧問兼聯絡使的蔣翊武拿著電報稿交給湯化龍審閱。湯看了一遍,說你們想發通電給全國很難啊,這是明碼,在電報局就會被清廷截留,只能用密碼。蔣詡武忙問他哪裡可以弄到密碼。湯華龍告訴他,總督瑞徵逃跑的時候,扔下一個八省土膏捐大臣柯逢時。他手裡有一份密碼本,可以用來發通電。於是蔣去柯逢時那裡弄來密碼本,湯隨即聯絡漢口的俄國領事,請俄羅斯人代發電文,由是通電全國。

以武昌通電為發端,一進入民國以後,通電陡然成了最受歡迎的政治工具,你也通,我也通,甚至衍生出一個專有名詞,叫做“電戰”。你我各發通電,隔空而罵,大家都通個不亦樂乎,全國人民看熱鬧。

不過通電這個東西,可不是隨便發的。

前面說過,電報這東西非常貴。可是究竟貴到什麼程度呢?

就拿前面大北公司修的那條電報線來說吧。上海至香港、廣州、日本長崎,每發一個字,價格是3角銀元——那時一張從上海坐船到長崎,也只要6元銀元而已。也就是說60個字就頂一張船票了。

這是海線,旱線的情況則稍微有些不同。光緒年間,電報初興,電報局比較少。像第一條民用津滬線路,從天津接到上海3000多里,中間只設了6個局而已,所以都是按照局號來收費,各局不同。比如直隸到山東一個價,浙江到福建又是一個價。那時候差不多3錢銀子1個字,除了封疆大吏富賈商人以外,老百姓根本用不起。

後來電報局日漸增多,不再是一省甚至幾省一局了,形成了一個網路,基本上大、中城市都設定了電報局,小城還設定一些代辦所,發報的費用有所下降。於是中國電報局統一了收費標準,按“路有遠近,費有等差”的原則制定,改為同府、同省、出省三種遞加的計費辦法,明確規定華文明語每字,本府城內收銀元5分,省內1角,出省每逾一省加收2分,比如天津至通州,每字一角,到清江一角一分,到上海一角五分等等。加急電報按普通電報三倍收費。華文密碼及洋文加倍收費。前面提到劉銘傳修的那條閩臺電纜,因為是海線,所以比較貴,每個字收費兩角洋錢,以當時的時價可以買一斗米。

1908年,出於發展電報業的考慮,費用再次下調,減了20%。以福建為例,從福州發往直隸的費用是每個字兩角二分銀元,發往江蘇是每個字1角6分銀元,發到蒙古最貴,4角銀元才能發1個字。

進入民國以後,清廷每隔一省遞增費用的計費方式被取消,電報只分為同府、同省、出省三種,不再另外計費,分別降低到三分、六分和一角二分。民國25年,收費改為法幣;12年以後,又改為金圓券。等到1949年經濟行將崩潰的時候,尋常的收費方式已經不管用,而是按基數乘以穗、桂、京、滬、漢、蘭、昆、渝等8地的大米、報紙、電料等價格總倍數計算,每旬調整一次。

既然知道了電報的價格,咱們就來算算發一通電費貲幾何。

從1912年清廷遜位到1928年東北易幟,這十幾年是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