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發展方向(第1/2頁)
章節報錯
“講吧,別跟你老子磨蹭。”老朱的語氣略帶不悅,然而其中並未流露出絲毫的不耐煩,反倒滿是對朱楩能想出何種良策的期待。
“遵命,父皇。兒臣覺得,我大明朝疆域廣袤無垠,南北東西縱深數千裡,各地氣候迥異,糧食作物產量亦各不相同。北方寒冷刺骨,冬季漫長難熬;而南方多雨溼潤,相對較為富饒。如此一來,南北之間極不均衡。然而,百姓繳納的賦稅卻毫無差異,致使北方百姓比南方百姓生活更為困苦,北方能夠接受教育、讀書識字的人寥寥無幾。正因如此,今年春榜之上,北方學子無一上榜。”
朱楩提到了南北榜案,這件事可以說是今年最讓朱元璋生氣的一件事了,到現在為止劉三吾與白信蹈等人還被關在昭獄裡呢。
然而,在第一次稽核結果出來之後,張信再次複查,但張信呈上的試卷仍然沒有北方學子的名字。於是張信被懷疑故意偏袒南方學子,並因此遭受懲罰。面對這樣的結果,所有官員都說劉三吾是冤枉的,可是卻找不出證據,哪怕是造成這個情況出現的原因也找不到,所以朱元璋很憤怒。
而朱楩這麼一說,倒是把問題簡單化了,細細思索下來好像也的確如此,大明百姓的賦稅是一致的,無論南北東西,雖然上交的糧食作物各有不同,但是數量終歸就是那麼多,北方產量自然要比南方低,只能顧著吃飽,哪還有餘糧去讀書呢。
如果以後世的經濟學來看朱楩的觀點似乎就點明瞭問題的關鍵所在,即北方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較低,教育資源相對匱乏,導致北方學子難以與南方學子競爭。這是一個對南北差異以及社會公平的問題
朱元璋一聽朱楩這話,便知道他接下來要說什麼,於是打斷道:“說著稅收呢,你怎麼跑這兒來了,這案子已經蓋棺定論,不必再提,你繼續說你的。”
朱元璋心裡很清楚,南北榜案的背後,其實就是南北方經濟發展不平衡導致的矛盾激化,若要改變這種狀況,還需要從根本上去解決問題。然而,如今的大明王朝正面臨著諸多挑戰和困難,要想徹底改變現狀並非易事。因此,朱元璋並不希望在此時再次提及此案,以免引發更多爭議和麻煩。
朱楩聽了父親的話,心中雖然明白,但仍忍不住說道:“父皇,兒臣覺得這南北榜案與稅收之間確有一定聯絡。若能妥善處理此事,或許有助於緩解當前困境。”
朱元璋沉默片刻後,語氣堅定地回答道:“咱明白你的意思,但此事暫且不提。現在我們先談談稅收之事吧。”
朱楩見父親態度堅決,只好暫時放下心中所想,繼續說道:“是,父皇,這北方多產礦石,土地堅硬,南方土地柔軟肥沃,多產稻米,若是以同等大小的鬥收同等多的糧,就會造成南北不均。兒臣覺得可以在這方面改進一些,根據各地不同產出情況,收取不同的東西用作稅收,南方多糧,那就以現行的糧稅制度徵收,北方多礦,就以採礦或是畜牧為稅收。”
朱元璋點了點頭,表示認可兒子的建議。他深知南北地區的差異,如果長此以往按照傳統方式徵稅,必然會引起民怨沸騰,甚至可能引發社會動盪。而朱楩提出的因地制宜、按物產徵稅的方案,則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可以避免因稅收不公而引發的社會矛盾。
朱允炆頓時有些忍不住了,提出質疑“可朝廷是要用糧食來給各級官員與軍隊發糧餉的,從北方徵收上來的礦石即便多了也沒用,糧食才能喂得飽肚子。”
朱楩點點頭表示贊同,的確如此,礦產資源豐富,但是就目前時代來看,利用率低啊,糧食可以當作錢用,但是礦不行啊,除非是金礦和銀礦還有銅礦,這些礦產還能用來製造錢幣,但是問題就在於開採,而且東北特有的黑土地,現在還是一片沼澤,外有強敵環伺,想要像後世那樣開發這片土地,就得有足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