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葉大王此刻的內心是崩潰的。 去年,在「臨水城」防禦戰時,浮葉大王也曾經有過現在這種心情。 那是在他兩度組織部隊建立防線,卻被對面的大頭蟻蠻族輕易突破時,讓他對鋪道蟻王國被神眷顧、永遠勝利的信念起了動搖。 敵人顯然戰鬥力要強過鋪道蟻國,可鋪道蟻們卻視對方為蠻夷,那自己又是什麼? 浮葉大王幸運的掉落在一片漂浮在河面的落葉上,被水流和風送回了大河北岸。 在漂流時,浮葉大王想了很多,明悟了很多。 不得不說,在重視集體、輕視個體的螞蟻社會,就連最高決策也需要一群在人類看來單體智力並不出眾的大王進行集體決策才能保證決策的理性。 而浮葉大王的這番心理活動,已經遠遠超出一般雄蟻的思維層面。如果非要比喻,那就是人與佛在思維上的差異,雖然沒那麼顯著。 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佛看山,即非山,是名山,看水,即非水,是名水。 在漂浮過程中,腦海裡百轉千回的浮葉大王,在螞蟻世界中已經成為了一個另類。 他思考的很多,戰術上的,戰略上的,政治上的,甚至更高層面的。 從大河南岸回到主巢之後,與他熟識的其他大王都發現了他的變化。 他成了大王會議裡一個特殊的存在,觀點驚世駭俗,經常招致群起圍攻。 他居然主張神所眷佑的神聖的鋪道蟻國,與周邊的大頭蟻、酸臭蟻等蠻族是平等的;他主張不要再在冬天南征,而應當接受以大河為南部邊界,與東西部邊界的土著保持基本的和平,全力應對北方的威脅;他主張改革軍事編組和戰術,向野蠻的大頭蟻蠻族學習;他主張賦予副巢更多權力,主副巢應該是平等的關係。 這些觀點讓所有大王目瞪口呆,與神聖的傳統完全背道而馳。 如果不是因為浮葉大王之前在對北方的戰爭中威望卓著,如果不是浮葉大王想出了剋制大頭蟻蠻族軍戰術的對應戰術,大王會議估計有可能將他生撕活剝了。 最後,大王會議下達了對浮葉大王的禁止外出指令,浮葉大王只能留在主巢,作為教官向王和未成年的雄蟻傳授戰爭經驗與戰術。 他的其他觀點被視為異端,禁止傳播。 浮葉大王沒有因為被禁令束縛而氣餒,他安安靜靜的呆在主巢中,教授之餘,不斷在腦海中回放自己精彩的前半生: 在北部戰場的殊死鏖戰、剿滅邊界上那些渺小的土著部落時對方蟻后與王憤恨而絕望的情緒、大河南岸自己面對無力抵抗的敵人時同樣絕望的那種情緒。 將自己帶入自己曾經的敵人的角色,浮葉大王發現這樣可以看透很多事情,也頓悟很多道理。 雖然不能傳播自己的觀點,浮葉大王也忠實的貫徹著大王會議的禁令,但總有少數不知道從什麼途徑得知自己在大王會議上驚世駭俗觀點的雄蟻來找自己。 他們有的是來反駁自己的,有的純屬因為好奇來詳細瞭解更多觀念。對於前者,浮葉大王予以溫和的駁斥,對於後者,限於禁令,浮葉大王不能詳細說明,但可以循循善誘,從對方的涉世經歷來引匯出自己的看法。 在他周圍,漸漸出現了一個小團體,秉承著與主流完全不同的一套觀點。這個團體還很微小,沒有被大王會議注意到,不然,在講究思想統一和令行禁止的螞蟻社會,斷然容不下一種異端流行。 說來也好笑,在人類世界,曾經有大量的統治者想要統一國民的思想,但殊不知多元的思想是不可能被消滅的。 即便是螞蟻世界,看起來每個個體螞蟻就像是一部機器上的螺絲釘,機器的”思想”——比如軟體,總不能有好幾套吧。螞蟻應該是最完美的集體至上、利益統一、思想統一、行動一致的生物。 但在螞蟻世界,除了勤勞的螞蟻,也有仰食於同伴的懶漢;除了勇敢的戰士,也有隻會抱頭鼠竄的懦夫;除了主流的觀點,也有獨立的異端思想。 在大頭蟻王國,蟻后之間有一套反對現行統治的秘密傳承,一些蟻后和她們的支持者構成了這個異端群體。 在鋪道蟻國,現在也出現了這麼一股遊離於主流之外的思想,這種思想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