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其他副巢都是每年參加一次主巢例行舉辦的婚飛儀式,所以只有在每年開春之時才會誕下雌蟻卵。 主角如果想要再舉辦一次臨時的婚飛儀式的話,無論是「東楊城」還是大頭蟻王國內的其他巢穴,都沒有合適的年輕雌蟻。 主角如果讓「東楊城」自力更生的話,也不是不行,只要讓蟻后們再產下一百枚雌蟻卵即可。 即便害怕出現近親繁殖,也只要讓一半蟻后專門生產雄蟻卵,一半蟻后專門生產雌蟻卵就可以避免。 不過,婚飛儀式後,一百隻成年雄蟻可以派上很大用處,可一百隻蟻后主角就沒法處理了。 即便讓這一百隻蟻后都以最低速度產卵,那一天也能產下數千枚卵,不用多久「東楊城」蟻口就會突破十萬,然後就該鬧饑荒了——僅僅依靠採集和畜牧,根本無法支撐這麼多蟻口。 主角想了想,只命令一名蟻后生下了三枚雌蟻卵。婚飛儀式的時候,乾脆就讓一百多隻雄蟻(含之前婚飛儀式時失敗了的雄蟻)爭奪這三隻雌蟻好了。 反正有主角制定的新婚飛儀式程式,也不會因為競爭太激烈鬧出蟻命。大多數失敗的雄蟻一輩子都沒機會傳播自己的基因,還是安心當好軍隊基層指揮官好了。 計劃完這些,主角就準備靜靜等候「東楊城」壯大實力,然後再次出征一雪前恥。 ———— 現實並沒有讓主角如願。 當天下午,有在「東楊城」南邊活動的工蟻慌慌張張的逃回來彙報,她們遭到了一大群敵人的攻擊。 南邊?敵人?主角立刻想到了南邊的寄生螞蟻,是他們嘛?他們發動進攻了? 主角制定的計劃只想到了要臥薪嚐膽,來日再次發動進攻,卻沒有想到敵人也會主動過來進攻。現實世界從來不是電腦遊戲,任何一個對手都遠勝高智商的AI。 主角急忙讀取了這隻工蟻的記憶。 他透過工蟻的視角,看見這隻工蟻和其他同伴正在「東楊城」南部的一片草叢中搜集掉落的花朵作為食物。 突然,不遠處的一叢草葉被撥開了,無數背後長著三根絲線的寄生螞蟻突然鑽進了這片草叢,將他們遇到的「東楊城」的工蟻全部殺死。 這隻工蟻見勢不妙急忙逃走,好在敵人並沒有張開包圍網,在追擊無果後,眼睜睜看著這隻幸運的工蟻順利脫逃。 很快陸續又有一隻只工蟻和兵蟻趕回來回報,他們都遭遇了敵軍。 主角讀取了其中一些報信者的情報,從中大致瞭解了此刻巢穴外面的情況。 大約七八百隻寄生螞蟻正在「東楊城」南邊大約五十米處出沒,這些寄生蟻中間有著負責指揮的大工蟻。 正因為如此,這支寄生蟻軍團顯得井然有序、目標明確。他們沿途攻擊任何遇到的、看到的「東楊城」成員。 從行進路線來看,他們的目標正是「東楊城」的巢穴入口。以寄生蟻軍團緩慢前進的速度,大約最多一個小時後,他們就會推進到巢穴入口附近。 沿途與寄生蟻遭遇的「東楊城」戰士都非常勇敢,除了少部分逃回來報信的信使外,其他戰士無論是是兵蟻還是工蟻,都勇敢的衝向了眾多強大的敵人。 寄生蟻們具有個體戰鬥力和數量上的優勢,這些零星的勇敢抵抗並不能對他們造成多大損失,不過犧牲的大頭蟻們卻成功的遲滯了敵人的行動速度。 這些寄生螞蟻是怎麼知道「東楊城」的巢穴入口在哪裡的?他們可不像主角一樣能飛上天,然後進行偵查。 而且主角這兩天也沒有接到附近有寄生蟻斥候出現的情報,以螞蟻那糟糕的視力,想要進行偵查的話,沒可能不驚動附近的巡邏隊和勞動者。 主角想到了兩個可能: 第一種可能,這些寄生螞蟻本來就是從「東楊城」裡遷移走的,他們認識回來的路是理所當然的。 但是主角又推翻了這個猜測。 螞蟻們雖然有大致的導向能力,但是如果想要精確的尋找到一個目標,大多數時候還是需要依靠資訊素的指引。而寄生螞蟻遷移走至少也有幾個月了,他們當初留下的資訊素應該早已經失效了。 第二種可能,這些寄生螞蟻是追蹤著神使王軍團撤退時留下的資訊素和血跡而來的。 主角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