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起,管你是什麼天縱奇才、天之驕子,都要先打下手。

米勒當然不例外,甘國陽站在場上準備跳球時,米勒只能坐在替補席上呆呆的看著。

這支uc的陣容實力還是很強的,3月份他們以種子選手的身份打進了全國賽,不過被猶他大學幹掉。

這個賽季uc陣容沒有大的變化,中鋒斯圖爾特-格雷進入他的大四賽季,鋒線上他們有布拉德-萊特,加里-馬朗康,後衛線有肯尼-菲爾茲、拉爾夫-傑克遜。

這些都是能進nba的球員。

站在球場上,uc最大的特點就是身高優勢。

格雷身高7尺(213),萊特6尺11(211),馬朗康6尺8(203),菲爾茲6尺7(201),拉爾夫-傑克遜6尺2(188)。

這個首發身高組合別說在ncaa了,就是在nba也是高人一等。

板凳席上還坐著替補雷吉-米勒,身高也是2米,可以說uc是不折不扣的巨人球隊。

甘國陽當初不被uc看好,部分原因就是甘國陽屬於小尺寸內線,去年只有6尺9,今年好容易長到6尺10了,還沒有對方的大前鋒高。

這是進入大學以及職業聯賽後,甘國陽要面臨的挑戰,他會經常遇到比他更加高大的球員,高中時的一覽眾山小是不存在了。

而他的武器,是速度、爆發,以及技巧。

還有甘國陽的那雙長臂、大手和寬肩,他的有效身高比很多內線要高。

比賽剛開始,鬥牛犬就開啟了速度戰,跳球得手的甘國陽快下到籃下低位,斯托克頓的傳球精準、快速。

接到球的甘國陽運球一頂,翻身跳投試手感,球沒有命中。

這球他出手很快,不過格雷還是盡力干擾到了甘國陽。

uc的球權,他們拿到球立刻將速度降了下來,開始投入到陣地進攻。

uc以約翰-伍登的uc體系而聞名,這不是幾個或者幾十個戰術套路,而是一整套關於籃球進攻的哲學和原則,它讓uc制霸了全美十幾年。

不過伍登的繼任者們似乎都沒有領會到uc體系的精髓,或者uc體系在球員變得更高、更快、更強的80年代,有些地方已經落伍需要改進了。

總之,在uc反反覆覆的傳導球中,鬥牛犬的防守並沒有被撕破。

因為鬥牛犬的防守堅持一個原則:三秒區交給阿甘,其他人儘可能堅守崗位,加上球員們很強的體能,這讓鬥牛犬的防線韌度非常強。

而在進攻端,甘國陽開始向眾人展示他的新技能。

在兩次翻身跳投沒有命中後,甘國陽不再去低位。

他拉到了側翼45的位置給斯托克頓做擋拆,擋完後順下接球。

uc設定了兩道防線,萊特跟隨,三秒區裡格雷在等著。

以甘國陽的爆發,他可以衝入內線隔著格雷來一個暴扣或者強行上籃,但也有可能被格雷和萊特夾擊,錯失得分機會。

格雷嚴陣以待,萊特緊緊貼住,甘國陽卻沒有運球往裡走,而是朝著底線方向運了兩步,接著一個uc球迷再熟悉不過的動作——單腳跳勾手出手!

球在空中劃過一道優美的弧線,空心落入了網中。

格雷站在籃下一動沒動,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而萊特想要干擾,卻沒跟上甘國陽的腳步,就算跟上了,這種大勾手,左臂格擋,右手高舉,哪怕甘國陽6尺10伱也是干擾不到的。

輕鬆勾中兩分,現場球迷和uc球員以為是個意外,畢竟大勾手這項技術大部分球員都會,但沒有人像賈巴爾那樣用的爐火純青,成為常規得分手段。

可接下來,甘國陽就用擋拆後內切大勾手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