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謦欬,此亙古未有之便宜。故創行未三十年,遍於各國。其始止達數十里,現已可通數千裡。新機既闢,不可禁遏。日本電報、德律風,統歸遞信省。學生教於一堂,機器出於一廠。中國之有德律風也,自英人設於上海租界始。近年各處通商口岸,洋人紛紛謀設。吳淞、漢口則請借杆掛線矣,廈門則請自行設線矣。電報公司竭力堅拒,但恐各國使臣將赴總理衙門要求,又滋口舌。一經應允,為患甚鉅。況西人眈眈逐逐,欲攘我電報之權利而未得其間。沿江沿海通商各埠,若令皆設有德律風,他日由短線而達長路,由傳聲而兼傳字,勢必一縱而不可收拾。不特中國電報權利必為所奪,而彼之訊息更速於我。防備不早,補救何從?現在官款恐難籌措。臣與電報各商董再四熟籌,惟有勸集華商貲本,自辦德律風,與電報相輔而行。自通商各口岸次第開辦,再以次及於省會各郡縣,庶可預杜彼族覬覦之謀,保全電報已成之局。”報可。自是京師、天津、上海、奉天、福州、廣州、江寧、漢口、長沙、太原皆設之,此則連類而及者也。
……
國學網站推出後一頁前一頁回目錄回首頁後一頁前一頁回目錄回首頁志一百二十七
○交通四
△郵政
海國大通以來,異域僑民,恆自設信局。咸豐十一年訂約,駐京公使郵件,初與總理衙門交驛代寄。同治五年,改由總稅務司匯各駐京公使檔案,遞天津寄上海。光緒五年,增設封河後由天津至牛莊、煙臺、鎮江三路郵差。迄十一年,郵務愈繁,總稅務司乃於天津、鎮江、上海各稅務司處專員理之。此總稅務兼理郵遞之權輿也。
初,光緒二年,總稅務司英人赫德建議創辦郵政。四年,始設送信官局於北京、天津、煙臺、牛莊,以赫德主其事,九江、鎮江亦繼設局。是為中國試辦郵政之始。十六年,命通商口岸推廣舉辦。十九年,北洋大臣李鴻章、南洋大臣劉坤一以各國增設各地信局,妨推廣之路,請速籌善策。總署付赫德議。
二十一年十二月,署南洋大臣張之洞疏請舉辦郵政。略言:“泰西各國視郵政重同鐵路,特設郵政大臣綜理。取資甚微,獲利甚鉅。即以英國而論,一歲所收之費,當中銀三四千萬兩。各國通行,莫不視為巨帑。且權操於上,有所統一,利商利民,而即以利國。近來英、法、美、德、日本先後在上海設立彼國郵局,其餘各口岸亦於領事署內兼設郵局,侵我大權,攘我大利,實背萬國通例。光緒十一年間,前浙江寧紹臺道薛福成據委員李奎條陳,請中國自行設局,以挽利權,並經稅務司葛顯禮前往香港、日本,向彼國商議,收回上海所設英、日兩國郵局,已有端倪。南洋大臣曾國荃曾據諮總理衙門,飭總稅務司赫德議復辦法。赫德亦謂此舉為裕國便民大政,陳有要端七事。並稱須有奏準飭辦之明文,使各國皆知系中國國家所設,即可商令各國將在中國所設之郵局撤回,並可商入萬國信會之舉。查各關試辦郵遞有年,未能推行及遠。外國所設信局,並未裁撤。良由稅關所辦郵遞,與國家所設,體制不同,故推廣每多窒礙。現復與葛顯禮面加籌議,知其情形熟悉,各關稅務司熟諳辦法者當不乏人。請飭總理衙門,轉飭赫德,妥議章程開辦。即推行沿江沿海各省,兼及內地水陸各路。務令各國將所設信局全撤,並與各國聯會,彼此傳遞文函,互相聯絡。如果認真舉行,各國在華所設信局必肯裁撤。此各國通行之辦法,有利無弊,誠理財之大端,便民之要政也。”
總理衙門疏言:“光緒二年間,赫德因議滇案,請設送信官局,為郵政發端之始。四年,擬開設京城、天津、煙臺、牛莊、上海五處,略仿泰西郵政辦法,交赫德管理。嗣因各國紛紛在上海暨各口設立郵局,慮佔華民生計。九年,德國使臣巴蘭德來,請派員赴會。十一年,曾國荃諮稱州同李圭條陳郵政利益,並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