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真有可能被踢破腦殼。

傑裡桑德斯的情報,價值不在於ibm正在幹什麼,而是什麼時候幹完極有可能,今年年內,其就要圖窮匕見了。畢竟,再拿不出乾貨自救的話,耐心耗光的華爾街,真要生吞活剝藍色巨人了。

“沒關係,我心中有數。”唐煥舉起酒杯示意,“現在,我們還是全心享受輕鬆熱鬧的氣氛吧。”

從去年開始,一直萎靡不振的好萊塢,有了強烈的復甦勢頭,最明顯的證據莫過於商業大片的票房表現了相比於1986、1987、1988連續三年的票房過兩億美元的電影鳳毛麟角,來了一個集體大爆發,僅《奪寶奇兵3之聖戰奇兵》、《蝙蝠俠》、《回到未來續集》三部大片,便各自入賬超過4億美元,也多多少少地反映出了現階段派拉蒙、華納、唐煥三方把持好萊塢的格局。

相比於原本時空的那個版本,《回到未來續集》的故事場景只穿越到了1985年後的30年,即2015年,並沒有再自相矛盾地穿越到1985年前的30年,即1955年。因此,“有趣”的未來,得到了足夠篇幅的展示。與此同時,演員也更容易協調了。蓋因《回到未來》票房大賣後,其中的一些演員要求在續集裡提高片酬,鬧出了不少齷蹉,直接取消,一了百了。

儘管可以收集到不少科學家對未來預測的素材,但導演羅伯特澤米吉斯和編劇鮑博蓋爾卻不打算花費過多精力,在電影裡冒險做出瘋狂且不準確的預測。而且,像蘋果公司mac電腦的廣告《1984》中所提到的奧威爾主義,是科幻題材當中普遍悲觀主義的集中所在,而他們只想描繪一個美好的未來,縱然有不滿意的地方,也只是由於人為因素而非科技本身。

唐煥當然不能答應如此“偷懶”的行為,他也懶得廢話,直接在ea的遊樂園園區,搭建了一個“未來城”,然後把包括監製斯皮爾伯格、導演羅伯特澤米吉斯、編劇鮑博蓋爾等等在內的專案運作重要成員拉過去現場觀摩你們也不用頭痛如何預測未來了,故事就在這個環境下編。電影就在這個場景裡拍。

這些人也不傻,當然明白這是首富先生為自己的高科技產業做軟廣告呢,不過這個“未來城”確實賞心悅目,滿意得讓人無話可說,於是也就順著大老闆的意思來了。

唐煥當然不會完全照搬原本時空裡2015年的場景,而是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很大程度的有趣誇大,讓現有技術和產品能在其中有跡可循,比如無處不在的照相機、攝影機、手持電話和網路;個人電腦進化到一本“書”;電視機輕便得可以掛在牆上,並且大得支援同時收看8個頻道;電子裝置能夠穿戴在身上,以至於可以直接操作電子遊戲了……還有人們的日常消費行為當中,現金被電子支付完全取代等等。

《回到未來續集》上映時間為去年的11月22日星期三,即感恩節的前一天,結果整體票房表現並不弱於暑期檔上映的《奪寶奇兵3之聖戰奇兵》和《蝙蝠俠》,僅是第一個週末票房便超過了3000萬美元。

顯而易見,人們被《回到未來續集》裡的美好科技生活迷住了。今年網際網路的概念大熱,就與此類推波助瀾不無關係。

一部《回到未來續集》,在票房大賣的同時,堪稱一舉數得,越發印證了索尼不惜重金收購哥倫比亞影業有其道理,以至於rb另外一個巨頭松下,也躍躍欲試地和環球影業展開了收購接觸。

大家興高采烈地議論著好萊塢的景氣來了,四個小時的旅程,不知不覺地就這樣過去了。

這個時間消耗,雖然比飛機大約慢一倍,但舒適度更高;至於公路和傳統鐵路,則至少快了一倍,節省了相當可觀的旅程。相信經過正式運營的成熟後,細節問題會得到更周到的解決。

像喬治盧卡斯這種把公司開在舊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