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關係完全轉冷後,他就全力以赴地研發面向消費級市場的windows_95,終於進度超過了哲儒軟體公司的studios_i本屆dex上,windows_95展示出了正式版,而studios_i只拿出了beta版,據說要等到明年才能推出正式版。

其實,windows_95就是windows_3。1的升級版本windows_4,只不過商業化包裝了一下,就像哲儒的studios_i,按照核心的版本號排列,同樣應該是第4版。

windows_95對於微軟的意義,在於總算有了一個能夠擺脫ms_dos環境、獨~立執行的32位消費級作業系統,並且很好地保持了對ms_dos的16位應用程式的相容性,不至於在和哲儒軟體的競爭當中,無將可派了。

現階段,哲儒軟體公司的作業系統有三種企業級的artascope永珍和消費級的studios與freedos,微軟與之對應的有windows_nt和windows_95,以及ms…dos。

蓋茨心裡明鏡一樣,artascope的真正競爭對手是unix,windows_nt根本湊不上去,主要是和novell_ware打擂臺。

windows和ms…dos,同樣在功能與質量上遜色於studios和freedos,但消費級市場的生存法則,和企業級市場不同遠比ms…dos優秀的windows_95,絕對有一戰之力。

就拿現在的情況來講,市場份額凋零的ibm…pc相容機,作業系統別無選擇,只能升級到windows_95;方圓個人電腦相容機廠商,對售價低廉的windows_95,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當微軟去找方圓公司談在方圓個人電腦上預安裝windows_95的時候,對方並不敢明確拒絕這都是機會。

微軟雖然無法像哲儒軟體公司那樣,財大氣粗地豪擲3億多美元推廣“i策略”,但也為windows_95的市場行銷準備了將近1億美元的預算,足以從越來越大的個人電腦蛋糕上,分到一塊了。

按理來說,就算比不上哲儒的強大,相較其它軟體公司,微軟產品線的陣容也要齊整很多、安心不少,可來到拉斯維加斯的dex會場後,蓋茨就是感覺自己忽略了什麼。

他正苦苦思索的時候,只見負責微軟作業系統部門的三號人物副總裁吉姆阿爾欽,急匆匆地走了進來。

“和那些相容機廠商談過了?”蓋茨隨口問道。

吉姆阿爾欽點了點頭,“我只告訴他們一點即使windows_95的功能,看起來沒有那麼齊全,但對個人使用者而言,夠用,也夠便宜,絕對地物美價廉。”

“windows平臺上,同樣有包括ms…office在內的各種應用軟體,具備一個完整的生態鏈,當然夠用了!”蓋茨頗為自負地說了一句。

吉姆阿爾欽當然贊同這個觀點,不過他沒有接茬,而是四下張望著。

當看到“喬裝打扮”過的助理,拎著電腦包走過來的時候,吉姆阿爾欽連忙招手,將其叫到眼前,低聲詢問,“拿到了沒有?”

“最新的beta版studios_i,已經安裝到膝上型電腦上了。”助理一邊回答著,一邊把電腦包放到桌上,取出裡面的膝上型電腦,“不過,studios_i不支援和我們的windows_95,並存地組成多作業系統,只好格式化了硬碟,全新安裝studios_i,原來的一些資料沒有了。”

“見鬼。”吉姆阿爾欽鬱悶地抱怨了一句studios_i的霸道,然後迫不及待地啟動了膝上型電腦,螢幕上閃過熟悉的書卷翻動畫面,然後進入了stud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