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6部分(第1/5頁)
章節報錯
《商業週刊》的封面文章寫道數字化的新媒體會比傳統的舊媒體發展得更快,並最終超越後者;網路經濟的領導者將成為21世紀的統治集團。而這次併購,是一個新世界秩序正在形成的證明。
美國線上時代華納透納自家的《時代》週刊,自然也有發聲,不過更多采用訪問第三方專業人士的貌似客觀的形式。
比如著名的矽谷投資家羅格梅爾奈米便表示,“這是我的職業生涯中,見到的最大轉型事件。”
甚至還有一種驚歎唐當初讓頭角崢嶸的美國線上,把總部搬進洛克菲勒中心,可能就預見到了現在的超級併購吧!如果還想滿足美國線上的胃口,估計唐只能去收購沃爾瑪了。
當然了,有贊同者的同時,肯定也會有懷疑者但令人玩味的是,其大多來自時代華納公司政~治鬥爭的失敗者,或者失意者。
曾經短暫擔任過時代華納執行長的尼可尼古拉斯,便對《連線》雜誌發表了他對美國線上時代華納透納併購的看法就史蒂夫凱斯來說,這是一次出色的併購,他用膨脹的網路經濟,買下了真正的資產;但從一個時代華納透納股東的角度來看,就不知道怎麼形容好了。
也有一些所謂的中立者,以冷靜的態度,分析了美國線上時代華納透納併購過程中,紅紅火火的表象下,被忽視的財務數字。
還是來自時代華納透納這邊其麾下出版物《財富》的資深總編卡羅盧米斯,便是一個最大膽的批評者。
會計專業出身的她,毫不客氣地指出美國線上時代華納透納價值上漲到3000多億美元的數字,就是一個花招,沒有任何意義,如同把一塊巨石推上了高山。
不過,這些異議之聲在形勢一片大好之下,除了標新立異地刷存在感之外,同樣沒有多大意義。
畢竟,大多數人投資的時候,並不會執著於,股市價值非得建立在真正的財務數字和價值底線的基礎上。
除非將來有一天,美國線上時代華納透納的併購被證明失敗了,尼可尼古拉斯、卡羅盧米斯之流才會被想起來,進而被推上先知先覺的神壇。
可問題的關鍵在於,這個“先知先覺”,目前掌握在唐煥手裡。
如果歷史軌跡不變,那美國線上時代華納透納將會擁有網際網路泡沫不斷接近巔峰的黃金兩年,來壓制和粉飾,包括權力分配在內的各種矛盾;而接下來的第三年,也足以拿來當做緩衝時間。
在這種情況下,還不能把時代華納吃幹抹淨的話,兵多將廣的首富先生,寧可認栽!
要知道,這是一個資本瘋狂的年代就在四月上旬,香江那邊的恒生指數還在攻防之間苦苦掙扎的時候,美國這邊的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已經歷史性地衝到了9000點以上。
而擴張勢力者並非只有電信、it、媒體等領域出盡風頭,華爾街也在行動同樣在四月上旬,花旗公司與旅行家集團合併為花旗集團,成了美國第一家集商業銀行、投資銀行、保險、共同基金、證券交易等等金融服務業務於一身的金融集團。
合併後的花旗集團,總資產達到7000億美元,淨收入為500億美元,在100個國家擁有1億客戶,消費客戶的信用卡達到6000萬張。
正所謂,一山更有一山高相比之下,美國線上時代華納透納那個吹出來的3000多億美元價值,就相形見絀了。
其之所以引來如此鋪天蓋地的關注,無非就是媒體、娛樂、網際網路天生帶有明星屬性,以及聯姻形式的轉型。
更為重要的是美國線上這個不過十多年發展歷史的網際網路公司,買下資歷超過半個世紀的時代華納,實在太招人羨慕嫉妒恨了;而且時代華納這一部分的人,心裡對傑拉德…萊文長期不滿積累下來的怨氣,要發洩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