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式幹上了——condor是進攻的矛,裡奇·斯克倫塔則是防守的盾。
唐煥得到這個訊息後,感覺挺好笑的,不過他沒有阻攔裡奇·斯克倫塔的做法,蓋因個性這個素質對於獨當一面的人來講實在太重要了,自己的這個便宜徒弟透過實戰練練手,倒也是機會難得。
另外,唐煥也希望能夠抓住這個無法無天的駭客——尼瑪,現在美國那麼多電信服務提供商,光是地方貝爾公司就有七個,你怎麼只盯上了太平洋電訊呢。現在大家既然結下樑子了,那就得好好論道論道了。
“把對方的底摸得怎麼樣了?”唐煥在電話里語氣輕鬆地詢問。
“不是很多,但也不算少。”裡奇·斯克倫塔少年老成地回答:“根據我的判斷,這名id為condor的駭客,年齡應該和我差不多,而且他的位置有很大可能就在洛杉磯。我已經佈置好了‘蜜罐’,就看對方的行動了。”
洛杉磯那可是全美前三甲之內的大都市,要想在這個範圍內找到一個人,說是大海撈針也不為過了。
唐煥沒有多說什麼,只是提醒道:“記住,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背後有著強大的後盾,需要什麼資源,儘管提出來。”
裡奇·斯克倫塔終於還是壓抑不住心裡躍躍欲試的興奮之情,語速很快地說道:“我已經使用上了最新的電腦保安研究成果,condor雖然氣焰囂張,但給我的感覺就是看著一隻好動的小白鼠拱來拱去。”
“你的心態保持得不錯。”唐煥勉勵了自己的弟子幾句後,便結束通話了電話,問臉色嚴峻地走進來的約翰·錢伯斯,“發生什麼事了?”
“受廣泛使用方圓伺服器的太平洋電訊資訊洩露事故的不利影響,在證券交易所的計算機系統訂單競爭中,我們出局了。”約翰·錢伯斯語氣沉重地回答道。
聽完了對方的解說,唐煥冷冷一笑,“沒什麼大不了的,這個訂單,我們就不要了,來日方長,等著瞧!”(未完待續。)
第0692章 計算機防毒軟體面世
……
自1970年代末期,華爾街便開始盛行使用計算機系統來協助自己的日常交易,這無疑大大地提高了效率。
而美國經濟發展在1982年跌入谷底後,於1983年迎來了一個高速增長期,進而促進了資本市場的繁榮,愈發顯出了計算機所帶來的便利。
只不過,隨著使用範圍的擴大、依賴程度的加深,構建一個統一的平臺越來越有必要了,這才有了新一波的大訂單。
為了這塊鮮美的蛋糕,各個公司可謂是使盡了渾身的解數,巴不得競爭者越少越好。
說來也巧了,太平洋電訊這個明星企業出了紕漏,被駭客鑽了空子,其所採用的全新資訊化解決方案的供應商正是方圓和哲儒。
這簡直就是天賜良機啊,幾個深感威脅的老牌公司當即默契地一起發難,藉此貶低方圓和哲儒的水準,最終如願地把挑戰者踢出了局。
其實,這裡面爭論的關鍵點很簡單,那就是“資料”的價值。其重要性好比一塊出了故障的硬碟,為了裡面的寶貴資料,使用者往往願意付出比硬碟硬體本身價格高很多的花費來進行挽救。
同樣的道理,這個訂單更加看重資料的安全性。尤其是,因為早前上了系統,其資料也需要遷移到新系統上來,情況幾乎和太平洋電訊一模一樣。
所以,人們有理由相信,太平洋電訊的資料洩露,表明方圓和哲儒所提供的解決方案,仍然和那些老牌公司的產品有一段距離,被淘汰是理所當然的。
雖然心裡有一萬個不服氣,但方圓和哲儒也只能認栽,這就是遊戲規則。
唐煥安撫了投標團隊一番,給他們放了一個帶薪假期,打發回了舊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