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也!汝等突入宮庭,欲弒君耶?”但最終還是被成濟所殺。這一情節充分展現了曹髦的勇氣和無奈,也反映了曹魏政權的衰落和司馬昭的跋扈。

姜維將計就計破鄧艾:鄧艾派王瓘向姜維詐降,姜維識破後將計就計,修改了王瓘給鄧艾的書信,使得鄧艾中了圈套。當鄧艾按照書信上的日期去接應王瓘時,被姜維圍困,損失慘重。這一情節展示了姜維的智謀和軍事才能,也為蜀漢在與曹魏的戰爭中取得了一次難得的勝利。

經典詩句:

“司馬當年命賈充,弒君南闕赭袍紅。卻將成濟誅三族,只道軍民盡耳聾。”這首詩是後人對司馬昭指使賈充弒君,卻又將成濟三族誅殺以平息民憤這一事件的感慨,揭示了司馬昭的殘忍和虛偽。

“漢初誇伏劍,漢末見王經:真烈心無異,堅剛志更清。節如泰華重,命似鴻毛輕。母子聲名在,應同天地傾。”這首詩是對王經母子的讚美,王經忠心耿耿,面對司馬昭的威逼利誘毫不屈服,最終和母親一起含笑受刑,他們的氣節和忠誠令人敬佩。

經典典故:

曹髦反抗司馬昭:曹髦作為皇帝,不甘心做傀儡,奮起反抗權臣司馬昭,這一事件在歷史上被稱為“曹髦之變”。它反映了曹魏政權內部的矛盾和鬥爭,也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皇帝反抗權臣的一個典型案例。

姜維將計就計:姜維識破王瓘的詐降之計後,沒有直接戳穿,而是將計就計,利用王瓘的計策來對付鄧艾,這是《三國演義》中常見的智謀策略,體現了姜維的智慧和軍事才能。

中心思想:

本回透過描寫曹髦反抗司馬昭被殺以及姜維與鄧艾之間的鬥智鬥勇,一方面揭示了曹魏政權內部的矛盾和鬥爭,以及司馬昭的篡逆之心,反映了當時政治的黑暗和權力的爭奪;另一方面展現了姜維為了實現蜀漢的復興,不斷努力抗爭的精神。同時,也透過王經母子的忠烈行為,讚揚了忠誠和氣節的重要性。

指導思想:《三國演義》的指導思想受到了儒家的忠義思想、道家的權謀思想以及歷史迴圈論等多種思想的影響。在本回中,忠義思想體現在王經母子對曹魏政權的忠誠上;權謀思想則體現在姜維和司馬昭等人的鬥智鬥勇中;歷史迴圈論則暗示了曹魏政權的興衰如同歷史上的其他政權一樣,是不可避免的。這些思想相互交織,構成了《三國演義》豐富的思想內涵。

二、《周易哲學視角下的〈三國演義〉第 114 回解析》

《三國演義》第 114 回“曹髦驅車死南闕,姜維棄糧勝魏兵”,這一回目蘊含著豐富的故事和深刻的哲理。透過周易哲學的深度解析,我們能更深入地理解其中的人物命運、權謀紛爭以及歷史的演進。

在這一回中,曹髦的命運是令人扼腕嘆息的。他作為魏國的皇帝,試圖反抗司馬昭的專權,展現出了一定的勇氣和決心。然而,他的行動最終以悲劇收場,這與周易哲學中的“時”與“勢”有著密切的關聯。

在周易中,“時”是指時機、時勢,它強調了事物發展的特定階段和條件。曹髦的反抗,或許在他心中是正義的,但在當時的政治環境下,他的力量相對弱小,時機並不成熟。他未能準確把握“時”的變化,導致了自己的失敗和悲慘結局。

同時,“勢”在周易中也起著重要的作用。司馬昭及其勢力在當時已經形成了強大的“勢”,曹髦與之對抗,無異於以卵擊石。這也提醒我們,在面對複雜的局勢時,要善於洞察“勢”的走向,避免盲目行動。

姜維在本回中的表現則展現了他的智謀和果斷。他棄糧勝魏兵的策略,體現了周易哲學中“變”與“通”的思想。

“變”意味著要根據形勢的變化及時調整策略。姜維看到了敵軍的弱點,果斷採取了棄糧誘敵的計策,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