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放在車上,鎖了門,也不回縣裡,找了個僻靜的路段練了一天的車。
過了節上了班,馮才知道元旦的那一天,省報做出了關於梅山縣全民文化節的專題報道,肯定了梅山縣縣委縣政府在開展精神文明建設中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績,認為這一形式是值得推廣的,是值得全省各縣政府學習的。
有了省報的支援,商報的報道就不算什麼。
再有一件事,縣委縣政府對梅山縣一些基層人事做出了調整,其中朱陽關鎮鎮委書記李凱旋被調任縣信訪局擔任了局長。
一個鎮的鎮委書記就是該地的一把手,信訪局本身就不是實權機構,李凱旋看著是平調,其實是被降職了,梅山縣明白的人都知道李凱旋在省商報嚴重歪曲梅山縣文化節的報道中,扮演了一個很不負責任的角色,他算是自食其果。有些人則認為,一般在來春的人大會沒有召開前不會對幹部進行調整,要是一定要調整,那麼說明了這些人真的是到了非動一下不可的地步。
另外,還在醫院治療的劉奇才被停職,侯德龍被刑事拘留,至於姜笑梅,還是沒有下落。
元旦過後就快春節,市場辦的任務驟然增大。
第415章我心狂野(三)
半間房鎮鎮委書記劉依然,鎮長是楊樹明,另外兩個級別大一點的領導,一個是鎮人大主席向春峰,另一個是鎮政協聯絡組組長郭克明,向春峰曾經當過半間房鎮鎮長,這幾個都是正科級幹部。
再下來,就是兩個專職副書記廖文志和王勇。
廖文志前幾年從縣委辦下來,先做了副鎮長,這會是鎮上的三把手,是管組織的副書記;王勇是從朱陽關鎮副鎮長的位置上調到半間房鎮任副書記的,另外一個縣委統戰部下派掛職的副書記叫楊慶煌,還有一個紀檢書記叫胡德銓。
接下來就是五個副鎮長,劉奮鬥就是其中之一,還有一個比馮年紀大一點的鎮長助理叫陳一新。
陳一新這個鎮長助理是副科級待遇,和馮是一樣的,等掛職結束後才是副科級別,陳一新的年紀輕,還姓陳,馮心裡有點懷疑,留心一打聽,這個陳一新果然是如今的梅山縣縣長陳飛青的侄子。
剩下來半間房鎮的幾個領導就是武裝部部長鄭國春、三個黨委委員再加上一個組織員。
因為之前水利站唯一的工作人員是鎮上辦公室的副主任兼職的,而水利站沒有固定而獨立的辦公場所,馮到了鎮上之後,先要解決自己在那裡安營紮寨的問題,同時也是為了和各位領導見個面,於是,他就去找鎮長楊樹明,可惜,楊樹明和書記劉依然去縣裡開會去了,於是按照從大到小的排序,馮又去找副書記王勇。
王勇思考了一會,說:“水利問題,鎮上一貫重視,先有了大本營才能繼而發號施令開展工作嘛,很明顯,讓水利站專職同志和鎮辦公室的同志擠在一起,是不妥當的。”
“這樣,你去找一下廖書記,讓他給你協調一下,我再給他打個招呼,儘快的將水利站的牌子掛起來,工作進入狀態,你看怎麼樣?”
王勇也就是三十多歲,可是有些天然的謝頂,腦門上光光的沒有頭髮,讓人猛一看覺得像是四十多,說起話來慢條斯理的,馮答應一聲,說聲謝謝王書記,然後又去找廖文志。
廖文志是管組織的副書記,王勇這個副書記讓馮去找廖文志這個副書記,其實也未必管用,可是這會只有一個一個的去見,遇到了廟門就進,進去就燒香,管裡面的神仙是土地公還是二郎神,反正自己也沒事可幹,這就算是新晉水利站長到領導面前宣示一下存在感。
但是不巧,廖文志也不在,馮想來想去的,覺得自己難道回老政府大院去,在自己房間門前掛一個水利站的牌子,集工作生活為一體,還方便了。
想歸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