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們,在扮演著inter_service_provider網際網路服務供應商即isp的角色,訂閱使用者的粘性很大,含金量非常直接,其規模大小,直接影響到了收入水平。

現在,美國線上擁有了超過100萬的訂閱使用者,也即意味著,僅服務費這一項,就能入賬上千萬美元了。

今年才32歲的史蒂夫凱斯,敢想敢幹,衝勁十足,甚至為了進一步爭取使用者,打算革新現在的包月套餐機制,即把各種時長限定都取消,變成交了月費後,上網時間隨便,7x24小時衝浪都沒問題,也就是和原本時空十幾年後使用者所習慣的那種收費方式相同。

當史蒂夫凱斯隔著巨大的會議桌,遠遠地對太平洋電訊的代表提出要求,進一步降低其經營範圍,即美國西海岸地區的線路費用時,對方沒好氣地嚴詞拒絕我們早就做過周密的市場調查了,現在美國西海岸使用者終端的慢速網路接入價格維持在兩美元左右,已經是神擋殺神、佛擋殺佛的超低價格了。美國線上的成長,總不能把希望完全放在壓榨通訊公司身上,大家是利潤單獨核算的兩個企業好不好。

在場眾人,數史蒂夫凱斯資最淺,也最沒羞沒臊,被捲了面子後,只是聳了聳肩,接著把話頭拉回來講道:“我當然從來沒有在美國線上自身服務質量上鬆懈過。”

“如果真的取消包月限時,那美國線上的伺服器,肯定無法應付急速膨脹的使用者訪問量,進而影響到目前大家都比較滿意的使用體驗。”這次沒有佔到史蒂夫凱斯一方的唐煥,緩緩地分析道:“牌要一張張地打,一次性全都砸出去,固然是過癮了,但後續競爭沒有底牌可用怎麼辦?畢竟能夠存活到現在的線上服務公司,都對價格戰有了相當強度的承受能力。美國線上的工作重點,應該是苦煉內功。”

類似其它行業,美國線上服務市場的競爭,同樣一如既往地激烈,幾乎個個都有自己的專長領域,甚至背後站著深厚的金主此時的美國線上,並不會因為有著首富先生的支援,而前途光明得安枕無憂,反而由於業界領頭羊的位置,被追趕的壓力極大。

現階段成了氣候的線上服務公司當中,史最悠久的當屬可以追溯到1969年的puserve計算機服務公司,其在財務資料收集和合並的金融服務、報業資料共享等方面,有著較為成功的實現;最近這些年的電子郵件、檔案共享等業務,還是相當有吸引力的,訂閱使用者已經達到了60萬。

排在第三位的是擁有46萬5000訂閱使用者的prodigy神奇公司,這家成立於1984年的線上服務公司,背後站著的主要金主是哥倫比亞廣播公司、也投資了蘋果公司的著名連鎖零售商西爾斯,以及ibm。

prodigy的背景,正好也說明了目前線上服務公司在技術架構上的一個有趣現象,即方圓電腦公司和ibm在計算機領域的競爭,多多少少地延續到了這一領域美國線上的後臺伺服器都來自方圓電腦公司,客戶終端接入裝置也都是方圓個人電腦及其相容機;prodigy的客戶終端接入裝置則大多為ibm…ps/2和ibm…pc相容機;軟體方面也是差不多的格局,prodigy的bbs和電子郵件服務,還是很受歡迎的。

另外一個背靠大樹好乘涼的線上服務公司,不得不提一下,那就是通用電氣公司資助的genie,其訂閱使用者同樣達到了十萬級別。

除了這些和方圓電腦、ibm、通用電氣等不差技術與財力的大企業有著千絲萬縷聯絡的線上服務公司外,還有一類競爭者是專注於提供內容服務的小眾存在,比如道瓊斯公司從1973年開始運作的dow_jones_news/retrieval道瓊斯新聞/檢索,側重於提供股票、債券、期權等等方面的資訊。可想而知,其資費不是一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