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時代集團打算收購華納傳媒,但派拉蒙中途殺了出來,也想爭奪華納傳媒,結果不但逼得時代集團不得不提高報價,就連線下來的公司架構和權力分配,也都從“收購”向“合併”的方向傾斜。

而最終的妥協格局就是,來自華納傳媒的史蒂夫羅斯,和來自時代集團的理查德蒙羅,成為新的時代華納集團的聯合執行長。

不過,這個狀態沒維持多久,便被很快佔據了上風的一代商場梟雄史蒂夫羅斯打破了他成功擠走了理查德蒙羅,獨攬時代華納集團的大權,相當於華納控制了時代。

要不是1992年的時候,史蒂夫羅斯因為癌症,才65歲便“英年早逝”了,還輪不到現任時代華納透納執行長傑拉德…萊文這樣的原時代集團一派上位。

此後的1990年代,時代華納進行了第二次重大擴張和透納廣播公司聯姻。

有了首富先生雄厚財力的支援,和魯伯特默多克矛盾重重的泰德透納,於1980年代中期狙擊了對方在美國有線電視領域的擴張從原本時空的“福克斯新聞網”都沒了的結果,就能看出,透納廣播公司,尤其是它麾下的旗艦媒體有線電視新聞網,掠奪了多少養分,成長得如何茁壯了。

在這種情況下,不難想象,時代華納與透納廣播公司合二為一成時代華納透納集團的過程,同樣充滿了權力分配的博弈。

大致來講,成為時代華納透納集團最大個人股東的泰德透納,以及尾隨進來的唐煥,態度表現得比較溫和,以換取更為“實在”的權力比如,傑拉德…萊文這個執行長,固然大權在握,可在如此龐大的集團內,副總裁的權柄,也同樣不可小覷;當時代華納透納和美國線上合併時,不動聲色地就能直接轉為來自美國線上的史蒂夫凱斯的幫手。

另外一個主要障礙就是,從外部來講,包括聯邦貿易委員會在內的審查機構,不能在行業壟斷評估的環節上,對美國線上和時代華納透納的聯姻,卡著不放。

好在,不用目前擁有使用者4000多萬、市值接近1600億美元的美國線上來使勁,一門心思地想要進軍數字傳媒,從而迫不及待地要把自己“嫁出去”的時代華納透納,就主動去公關了。

可以說,美國線上和時代華納透納的聯姻,透過政~府審查這一關,問題不大,無非就是時間稍早稍晚罷了美國線上坐享其成地等著“娶媳婦”就行了。

可恰恰唐煥太知道,這個“稍早稍晚”如何有玄妙了要知道,美國線上目前接近1600億美元的市值裡,很大一部分都是網際網路泡沫,所以必須儘可能利用這段千載難逢的、網際網路估值遠遠超過傳統實業的“好行情”,來充分消化和時代華納透納的聯姻。

首富先生從零開始扶持美國線上十幾年,難道僅僅單純地為了上市圈錢麼?

當然並非如此美國線上和透納廣播公司會師,完美收割傳統媒體勢力,才是終極的目標。

而現在這個收官階段,“時間差”越來越重要不妨試想一下,如果美國線上從今年開始,就與已經成功“潛伏”進去的透納廣播公司,聯起手來消化時代華納透納,那麼等美國本輪經濟週期下行,自己“外強中乾”的本質暴露出來時,“離婚”還可能發生麼?

為了這個“時間差”,首富先生可是沒少暗中活動比如,美國線上的發展,遠比原本時空成功。

而現在,又來了一個推進的機會,即紙牌屋這個讓很多美國政壇要人“拉鍊”醜聞大白天下的美國線上個人網站服務,在完成歷史使命後,還能做為利益交換的籌碼如此一石數鳥,估計也只有老謀深算的首富先生,能幹得出來了!

……

貝拉克奧八碼跑腿辦事的效率很挺高首富先生見有了肯定的答覆,便帶著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