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_京、香港——上_海的航線申請,理由為“國泰航空已經擁有指定航線的經營牌照”。
港龍航空當然無法接受這種貌似不偏不倚、實則坑你沒商量的決定,於是在隨後召開的記者釋出會上發表宣告,指責港府明顯偏袒國泰航空,並去信港督進行抗議。
與此同時,國泰航空也發表了宣告,駁斥了港龍航空的指責,並示威地以港府指定的航空公司自居。
隨後,香江民航處以港龍航空的飛機型號問題,再出重招,撤消了它在7月份關於八條香江與內地的定期正班航線的申請。
做為一種回應,中國民航局也通知國泰航空,取消對方新增的兩班香港——北_京航班經營服務申請。
這一下,國泰航空頓時就蔫了,自此以後再也沒有跳出來公開發表與此相關的任何評論。
很明顯,大家鬥法到了現在的地步,火氣越來越大,整個事件的政_治意味開始加深了。
不過,現在的香江還是英國人說的算,港龍航空胳膊扭不過大腿,必須滿足對方的規定,即“提供大多數股份由英籍人士所擁有和控制的證明,以便取得中英航空協定下代表英方的指定航空公司的資格。”
為此,港龍航空不得不進行建立以來的第一次大規模資本重組:將公司資本從1億港元增加至2億港元,分別由已取得英國國籍的包玉剛和曹光彪之子曹其鏞注資,前者取得了港龍航空30。2%的股權,成為了最大股東,並出任公司董事長;曹其鏞則持有港龍航空24。7%的股權,成為第二大股東;而原來的母公司——港澳國際投資有限公司所持有的股權減至24。99%,其餘20。11%的股權由其他少數股東持有。
為了進一步增強實力和聲望,港龍航空甚至還邀請了現任行政局首席非官方議員鍾士元進入董事會。
經過這次股權重組,港龍航空蛻變成了由大多數英籍人士持有和控制的“以香江為基地”的航空公司,終於取得了與國泰航空公司同等經營定期航班的資格。
不過,港龍航空的發展卻並未因此而變得順利,港府的掣肘還在後面等著它呢。
1985年11月,也就是剛過去的上個月,曾任國泰航空母公司太古集團董事局主席,現任港府財政司的彭勵治,宣佈了新的航空政策,規定“一條航線只能由一家航空公司經營,先獲發牌經營的航空公司,可獲獨家經營的資格”。
這種特殊的照顧簡直就是赤果果、絲毫不加掩飾了,因為高利潤、高客量的航線,比如香港-北_京、香港-上_海、香港-倫敦等,已經被佔據先發優勢的國泰航空營運著呢;而剩下的航線基本都屬於利潤較低、客量較少,國泰航空所擁有的廣體客機營運一趟效率不高的殘羹冷炙。
這個月,也是1985年的最後一個月,香江空運牌照局開始公開聆訊港龍航空關於香江往來西_安、廈_門、杭_州、海_口、湛_江、南_京、桂_林、廣_州等航線的申請。
完全可以預料到,港府肯定會裝模作樣一番,批准這些冷門的國內航線,至於像香江——倫敦這樣的國際航線,就有的吵了,而且有極大可能繼續卡住不放。
事實上,港龍航空的大股東包玉剛和曹光彪,已經多次公開抨擊港府這種不遺餘力地保護國泰航空利益的不公正行為了。然並卵,你鬧你的,港府依然故我,強硬地維持現有的航空政策不變。
簡而言之一句話,港龍航空的困境,根本不可能透過鬥嘴皮子的方式得到改善。畢竟這裡面牽涉到利益太大了,太古集團有太多理由為之拼命。
唐煥之所以對現階段香江民航業的明爭暗鬥如此清楚,同樣是因為這裡面的利益太大了,他不由得不動心。
英國那邊的壟斷型企業私有化程序如火如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