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伊斯達》的空前慘敗——拍攝成本高達5100萬美元,最終只收獲了1400多萬美元的成本,而且賠錢的同時,評價極差,“勇奪”金酸莓獎最爛劇本、最爛電影兩項提名和獲選最差導演。
這個比幾年前聯美的《天堂之門》有過之無不及的虧損,震驚了好萊塢,讓曾經對融合時尚和產品戰略寄予厚望的可口可樂總裁羅伯託·郭思達無法淡定了,專門打電話向唐煥諮詢,“怎麼你旗下的好萊塢公司經營得那麼風生水起,輪到可口可樂這邊就舉步維艱了?”
羅伯託·郭思達實在想不通啊,《伊斯達》的陣容相當強大,出演男主角的演員是奧斯卡影帝達斯汀·霍夫曼,以及同樣著名的沃倫·比蒂,出演女主角的演員是法國第一美人伊莎貝爾·阿佳妮,實打實地影帝影后組合起來的大卡司,怎麼就一敗塗地了呢?
當時唐煥也不住咧嘴,畢竟可口可樂賠得那些錢裡也有自己的份兒。
只能說可口可樂這個自以為是的棒槌,不該管的伸手太長,該管的卻毫無作為。
《伊斯達》明顯是專案管理失敗,雖然領域不同,可這裡的管理經驗總能借鑑一二的。
眼見著在政_治因素引發的形勢動盪的北非沙漠地區拍攝不順利,就應該警醒,怎麼可能放任投資從2000多萬美元,一路飆升到了5000多萬美元呢?
事已至此,多說無益。唐煥只能遺憾地講上一句,“實在是頭腦太發熱了!”
隨著hbo也退出了三星電影公司,被打擊得不輕的羅伯託·郭思達,迅速雷厲風行地開始清理可口可樂的娛樂事業部門:院線華得理瑞德集團,賣給唐煥;使館傳媒有限公司下面的使館製片和使館家庭娛樂,也賣給唐煥……
到了最後,可口可樂把整個娛樂事業部門剝離出來,以31億美元的價格,賣給了三星電影公司。
之所以如此操作,不是首富先生買不起,而是不得不避嫌反壟斷了,而可口可樂為了把娛樂事業部門從自己的財務報表上徹底剔除掉,只能如此左手倒右手一下。
這也讓這份產業的價值,變得相對清晰了很多——索尼別打算撿便宜,要想得手的話,必須至少拿出31億美元以上的報價。
重新恢復獨_立地位的哥倫比亞影業,最初的股權分配大致為唐煥和可口可樂二八開,然後可口可樂又急吼吼地在今年年初將其重新推到股市上去。
可由於業績表現不理想,加上“黑色星期一”的影響才散去不久,哥倫比亞影業的股價,掛牌第一天便小幅下跌。
而急於脫身的可口可樂,迅速交易出去百分之三十九的股份;唐煥則明面上吸入百分之五,暗地裡又指示其它投資公司吸入百分之十五。
首富先生如此做,除了預備將來摻合一腳可能的索尼進軍好萊塢策略,以換取籌碼外,更重要的目的是為了得到版權。
在商業環境完善、版權意識強烈的美國,普通大眾欣賞娛樂內容,可沒國人所習慣的那樣輕鬆地俯拾皆是,現在北美不少有線電視臺仍在播放好萊塢的老黑白電影呢。
總而言之,商業公司們會努力想辦法讓觀眾把利潤貢獻上來。在這種情況下,優秀的版權,越往後越值錢,首富先生的囤積自然要從當下開始了。
另外一方面,唐煥之所以惦記著索尼可能要延續進軍好萊塢的原本時空套路,諸如從中賺上一筆以及換取某些籌碼的目的倒在其次,主要還是想讓好萊塢這個“坑”更深一些,好進一步拖住對方的腳步。
雖然總體上索尼和唐煥還算合拍,但類似錄影帶格式這樣的分歧猶在。
比如,vcd確實開闢了數字影片商用的先河,可這個標準註定了只是一個起始,說不定索尼暗中憋著一股勁,在接下來相當於原本時空dvd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