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銀行。”德叔打著哈欠,抖了抖手裡的報紙。

正像德叔所預料的那樣。寰亞電視今天的財經節目果然圍繞著新鴻基銀行展開,主持人在做概要介紹的時候提到,“在接下來的節目當中,我們會現場採訪新鴻基銀行的董事長,同時也是創始人的馮景喜先生,另外也會嘗試遠洋連線唐煥先生。”

“今天的節目,要有大人物登場了。”德叔頓時精神一振,兩眼放光。

“現在讓我們首先了解一下本次新聞的中心——新鴻基銀行。”介紹完點評嘉賓後,主持人將節目引匯入正題。

……

當年的新鴻基地產‘三劍俠’決定施展所長。各自發展後,從香江遠東證券交易所即遠東會成立中嗅到商機的馮景喜,便在1969年創辦了新鴻基證券公司和新鴻基財務公司。

做為香港第一家華資證券經紀公司,新鴻基證券打破了洋人在證券業的壟斷格局,吸納華人經紀參與到資本市場的遊戲中來。

在寬鬆的環境中,新鴻基證券迅速成長為最具實力的華人經紀公司,曾一度佔據香江股票市場總成交量的兩成。

為了增加香江證券市場的活力,遠東會的創始人李福兆引入競爭機制。撤銷限制條件,促使國際證券公司湧入香江市場。新鴻基證券的市場地位由此削弱。

這時候,一直承擔著新鴻基證券的財務管理功能,充當輔助角色的新鴻基財務公司,發展壯大起來了。1979年時,它的總資產達到了18億港元,轉型為商業銀行的時機已經成熟了。

於是就在當年。新鴻基財務掛牌上市,到了1982年3月,又取得了銀行牌照,正式更名為新鴻基銀行,即今日大家所看到的新鴻基銀行。

雖然新鴻基銀行持牌時間到現在還沒滿兩年。但它的實力還是相當可觀的。

該公司先後於1978年和1980年引入法國百利達集團及美國美林證券集團做為策略性股東,以共同發展“跨國金融超級市場”。

馮景喜本人透過互換股權,成為美林證券的最大個人股東,身家估計達到了24億元,被譽為“股壇教父”。

但在地產最高峰時期,新鴻基銀行斥資3億元,相當於其權益的70%,購買了現在的總行大廈。

而隨著去年爆發的地產業蕭條和銀行業危機,新鴻基銀行開始面臨資金不足和存款大量流失的雙重困難。

……

“地產投資真是一把雙刃劍啊,一旦失手,就被拖下水了。”德叔唏噓地搖了搖頭。

“你就知道鹹吃蘿蔔淡操心。”德嬸狠狠地瞪了一眼德叔,“明天你自己去新鴻基銀行把錢取出來,我就不跟著去了,路費開銷節省一點是一點。”

“還去啊……”德叔一陣頭大。

……

此時,馮景喜也在對長子馮永發大發感慨,“或許,當初我就不應該買入這座新鴻基銀行總部大樓,要不然現在也不會被經濟蕭條拖累得手忙腳亂。”

“您就不要多想了。”馮永發勸道:“唐先生願意幫忙,而且他也無意進軍銀行業,新鴻基銀行還是掌握在我們馮家手裡。”

“多虧我兒交到了一個真心實意、氣度非凡的好朋友啊!”馮景喜心有餘悸地嘆了一口氣

新鴻基銀行陷入資金困境後,它的另外兩大股東法國百利達集團和美國美林證券集團,當然不會坐視不理,但條件是,馮景喜讓出百分之五十一的控股權。

要知道,在馮景喜的金融王國裡,新鴻基證券和新鴻基銀行處於左膀右臂的地位,不管少了哪一個,都是重大損失。

就在壓力越來越大,馮景喜打算屈服的時候,自己那個不願意繼承家業的長子,意外地及時拉來了強援,讓他擺脫了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