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當屬歐亞混血兒富商何東爵士,也就是香江商業電臺創辦人何佐芝的父親,何賭王祖父的哥哥。
唐煥拿下怡和,其中除了包括消化硬體方面的資產,還有軟體方面的人脈資源,這個香江會便是其中之一。
此時,唐煥正在會見香江警界裡一位仕途極具潛力的華人——李君夏。
其於1957年投考成功,加入香江警隊,1969年4月升任為警司,1978年升任為總警司,並在1979年升任為警務處助理處長。
香江警察系統的職級分為3類,即憲委級、督察級和員佐級,在此之下再具體細分成10多個職級。
所謂的“憲委”,意思是指其委任必須刊登於《香江政_府憲報》當中,任命及革除必須經由港督同意。說的直白一點,就是榜上有名、掛上號了,整個香江的“憲委”數量不過三、四百。
警務處處長、警務處副處長、警務處高階助理處長、警務處助理處長、總警司、高階警司,以及警司,這些職級都屬於“憲委”級。
換而言之,李君夏已經升級到了香江警界第四高的職級。當下階段,如此成就對於華人來講,難能可貴,畢竟這個位置上也就十多人而已。
而且以李君夏目前的資歷來看,明年很可能再升一級,成為警務處四名高階助理處長當中的一分子。在此級別之上,就只剩下兩名警務處副處長,以及一哥警務處處長了。
……
“唐生,起用啹喀兵做為保鏢,不失為一種好的選擇。他們接受過軍事訓練,刻苦耐勞,並且不懂粵語,守密程度會比較高。至於司機,則仍然使用華人,因為其對香江的道路比較熟悉。” 李君夏滔滔不絕地發表著自己的見解。
“啹喀兵?”唐煥眉頭一挑,“你說的是出自尼泊爾廓爾喀人的僱傭兵麼?”
“唐生見聞廣博,就是他們。”李君夏笑著點頭,“廓爾喀部族世居於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西北,操卡斯語。早在清乾隆年間,其兩度攻入西_藏,意圖搶掠遍佈各地喇嘛廟中的財富。”
唐煥一邊認真聽著,一邊為李君夏續上茶水,對方滿面紅光地道謝一聲後,繼續往下講。
第一次入侵。被滿清駐藏軍隊將領巴忠與噶倫丹津班珠爾議和後撤回,條件為每年300個重32兩的銀元寶。
但在次年發生的更大規模的第二次入侵,幾乎沒有遭遇當地藏兵或者滿清駐軍的抵抗,廓爾喀人得以大肆搶掠。
爾後,乾隆命大將福康安同參贊大臣海蘭察,率領清兵支援當地藏兵,將之驅返到喜馬拉雅山南麓,甚至還反攻至距離當時廓爾喀首都——陽布,也就是現在的加德滿都,二十公里外的熱鎖橋。
斯戰迫使廓爾喀人向清朝五年朝貢一次,這一關係穩定後,一直持續到本世紀初的1908年。那時候,廓爾喀人已經被英國徹底控制。
據說,英國經略廓爾喀初期,曾經被驍勇善戰的廓爾喀人打敗。廓爾喀人隨之將繳獲的英軍軍備上繳,向清廷請功。但由於語言不同,對於“英國”這一名稱,譯名不同,由此導致廓爾喀人上報時,清廷疆吏以為廓爾喀人所指的“英國”,僅是西南方的一個不知名的小國,故而未予重視。
廓爾喀人仍然保留著山嶽民族的尚武習慣,因此最擅長山地戰與游擊隊形式的戰鬥,引以為傲的特有武器為廓爾喀彎刀。
正是因為如此,廓爾喀戰士深得英國喜愛,專門組建了一支常備的廓爾喀部隊,至今還留有一個總數約3700人的廓爾喀傭兵旅,被派往包括香江在內的殖民地駐守,去年的馬島之戰當中也有表現。
“李sir的建議深得我心,招募啹喀兵的事情,就多多拜託了。”唐煥鄭重地感謝。
“能為唐生效勞,是我的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