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準。”蓋茨嚴謹地討價還價著,“另外,兩年的時間限制太苛刻了,要縮短為一年。”
“可以。”喬布斯點了點頭,基於對mac專案組的信心,以及對微軟和蓋茨的輕視,他大方了一把,“可微軟要馬上組建研發團隊。”
“當然。而且我們雙方要加強合作關係,我邀請mac專案組成員去西雅圖微軟總部參觀。”對具備圖形使用者介面的mac非常重視的蓋茨,為了防止煮熟的鴨子飛了,提出了雙方串門走動的建議。
“我正打算去微軟總部考察一下你們現在的實力。”喬布斯欣然應允。
“這個滑塊能夠在螢幕上達到如此平滑的效果,應該是有特殊的硬體支援吧。”見把合作意向定下來了,蓋茨的目光重新落到mac的樣機上。
“不是,我們完全依靠軟體程式設計實現了這個功能。”mac專案組的工程師自豪地回答。
“怎麼可能?一定存在著特殊的硬體支援。”偷師已經成精了的蓋茨,固執己見地反對著,以進一步套話。
……
在《福布斯》雜誌老闆malcolm forbes——邁爾康。福布斯的大力推動下。其精心醞釀的最富有的美國人排行榜《forbes 400》——《福布斯400》。終於在9月份與大眾見面了。
這也標誌著。社會輿論對財富關注的目光,開始從企業轉向個人。
《福布斯400》的評價標準為淨資產,第一屆的榜單上,達到億萬富豪標準的人總共有14個。整個榜單的財富總和,相當於美國gdp的2。8%。
入選者當中,77人來自紐約,49人來自加州,其職業構成比例為。22。8%屬於石油業;15。3%屬於製造業;9%屬於金融業,屬於技術驅動的行業僅佔3%。
不過,以40億美元資產高居榜首的唐煥,恰恰是來自這略顯寒酸的3%比例。
能夠進入這個榜單,看起來是一件非常榮耀的事情,但身處其中的唐煥卻深有體會——所謂的富豪榜,其實也就是那麼一回事。
首先,《福布斯400》說明了一個事實,有一個富爸爸,更容易進入這個排名。比如以14億美元的個人財富排在第三位的gordon getty——戈登。蓋蒂,就是來自石油大亨蓋蒂家族。
其次。《福布斯400》也讓大家看到了,原來有些富豪真的很低調,以20億美元的個人財富排在第二位的daniel ludwig——丹尼爾。路德維格,便是這樣的人。
這位業務遍及23個國家的航運業大亨,從1950年代開始就很少在媒體上出現了,以至於這個名字聽起來有些陌生。
另外,排名的重要依據還是來自上市公司的資料,以及一些邊邊角角的資訊補充。
就拿唐煥的40億美元身家來講吧,ea就為他貢獻了30多億美元;他在舊金山、洛杉磯、紐約等地的豪宅,以及私人飛機等等資產,也貢獻了一定的比例。
至於方圓電腦、哲儒公司,以及美國之外的財產,《福布斯》雜誌的調查員們就不可能神通廣大地全部精確掌握了。
最知道自己身家有多少的唐煥,看過《福布斯400》的排名後,更多的是玩味地笑笑——美國首富,不過如此。
不管怎麼說,《福布斯400》的正式公佈,總算讓唐煥這個藉助蘋果公司和ea公司兩次上市機會,腰包迅速鼓起來的矽谷暴發戶,成為了名正言順的美國首富、之前的追捧,畢竟眾說紛紜,沒有一個清晰的標準。
現階段,這個噱頭能夠帶來的好處,確實會更多一些,比原本時空裡幾十年後比爾。蓋茨、沃倫。巴菲特、拉里。埃克森等人遭受到恐怖威脅強。感覺無所謂的唐煥,也就笑納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