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讓劇場裡的其他演員一起跟著紅。
上個月,周星就問過張揚、劉偉和王笑,以及陳勇四個人,問他們是否有興趣加入笑聲工廠。
陳勇沒什麼問題,而張揚和劉偉、王笑這對相聲搭檔的唯一要求就是周星以後得給他們創作好作品。
對於周星來說,他有一個世界的財富,說句不中聽的話,哪怕張揚他們演到嗝屁,恐怕也演不完。
雖然還沒有籤合同,但這已經是沒有懸念的事情,吸收了四位非常有潛力的得力干將!
不僅如此,劇場裡還有上次跟周星、郭超一起參加相聲小品大賽初賽,在《那些年我們錯過的一支舞》裡飾演女老闆的張俊紅,雖然她年齡超過三十歲,但演技比起郭超也不遑多讓,算是現在笑聲工廠的一姐。
在劇場以後的表演風格上,周星和郭超聊過很多次,依然沿襲郭超之前的方式,拼盤大雜燴和專場演出並存——平時表演相聲、小品、話劇和二人轉拼盤,每當節假日或者特殊日子的時候,舉辦相聲專場,或者小品專場、話劇專場等等。
關於未來,這段時間裡周星也思考過很多次,最終從記憶裡梳理了前世喜劇產業發展的的幾條方向。
第一個就是像《今晚80後脫口秀》製作公司笑果文化一樣,吸納幕後寫手和編劇,製作線上、線下的喜劇脫口秀。
第二個就是像趙大叔、郭德綱、鄧超、陳佩斯以及開心麻花一樣,建立一支完整的演出團隊,表演駐場喜劇,時機成熟後進軍電影市場。
而第三種,就是像歡樂傳媒一樣,透過《笑傲江湖》挖掘喜劇****、透過《笑傲幫》將喜劇****培養為喜劇達人、然後送到《歡樂喜劇人》完成從達人到明星的轉化,此後再透過網劇、電影、電視劇兌現人氣……
不過,在曾經那個圈子裡歷練,周星或耳聞或親眼見證,知道每條路都不好走。
像喜劇演出這條路,陳佩斯花了30年,經過鄧超《翠花上酸菜》的啟發才找到方向,而笑果文化、開心麻花以及鄧超背後的俞白眉團隊,每家也有超過十年的發展歷史。
至於歡樂傳媒,他們進入喜劇市場較晚,對於喜劇人才的培養體系雖然被外界看好,但也有一些問題。
當然,歡樂傳媒背後的嘉娛文化投資有限公司,可是有徐崢的歡喜傳媒,以及賈玲聯合參股,可以說要錢有錢,要人有人,要關係有關係,前景並不愁。
而在這個世界,齊民的新派娛樂已經有點前世歡樂傳媒的影子,但還是初步。
也就是說,新派傳媒現在還處於前世歡樂傳媒出品《笑傲江湖》的階段,沒有後面的《笑傲幫》的沉澱,和《歡樂喜劇人》的昇華。
周星透過觀察發現,新派娛樂也還沒有意識到這一條產業鏈,反而拔苗助長的在《超級喜劇人》裡面挖掘出選手後,立刻就投入到影視、廣告和劇場撈金。
這種缺少沉澱的方式,幾乎就是壓榨人力資源,這樣對於公司當然有好處,可以快速積累和撈金,最後開始大電影製作。
而對於演員來說,恐怕到頭來依然不溫不火,甚至他們的名氣,以及沒有經過歷練、提升的演技,也會拖累大電影票房。
正是看到這個世界喜劇產業的現狀,透過對前世喜劇的思考,周星完全可以搶在新派娛樂之前,進行這種模式的運作。
等到新派傳媒回過神來,他旗下的藝人恐怕已經完成《笑傲幫》的積累,達到可以參加《歡樂喜劇人》這種檔次節目的水準和名氣,那個時候,就算新派娛樂再次殺來回馬槍,也已經拍馬不及了。
所以,周星的方式就是參考第二、第三兩種結合的方式,劇場和電視分步著手,分層佈局,最後投資影視、大電影,打造大ip,組建自己的娛樂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