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的都是營銷方面的負責人,但畢竟不是真正的一把手決策者,所以來之前他們都會開一個分析會,分析轉播喜劇人會給他們帶來多少廣告費,然後根據這個廣告費定下競價上限,就是到多少錢的時候就不能再加價了。
而現在情況不同,他們怎麼也沒想到廣告商對喜劇人這麼看好,花這麼大的價錢來競拍,甚至拍出了個破紀錄的天價!
自然而然的,也從側面印證了喜劇人的市場認可度。
這樣一來,將來他們進行廣告招商的時候,很可能也會有這樣的認可度。
更何況,每個能來的,自然都希望買下版權,萬一別人拍到更高的價格,而他們因為許可權的問題不能再繼續競價了,那可虧大了。
對於他們的要求,錢志偉自然樂於成見,答應暫停半個小時。
而這個時候,喜劇人補充競標會的訊息已經透過不同的渠道傳播了出去,因為這個訊息太過驚人,所以幾乎呈爆炸式的擴散!
沒過多久,很多媒體都收到了訊息,於是紛紛有記者透過自己的方式向江南衛視進行進一步諮詢。
雖然廣告中心主任錢志偉、電視製作中心主任林有同,以及範長明、盧金山、周星這些主要負責人都在參加網路版權招標會,但並不妨礙這些記者瞭解訊息。
在今天召開招標會之前,周星他們就有過預測,今天的競標會效果肯定不錯,所以早就交代過下面的工作人員,如果有記者諮詢就如實相告。
於是乎,這些記者們紛紛都拿到了一手訊息,確認了這個天價廣告費的真實性!
真正確認後,他們同樣被震到了。
一檔只播出一期的新節目,還是完全國產的、自主創意的新節目,在之前的招標中五個廣告,包括冠名費在內才拍出將近一億九,而現在,只有兩個二級、兩個三級廣告位,卻拍出三億多!
最重要的是,還破了國內綜藝節目同等級廣告的記錄!
就算第一期收視和重播的收視預示著前景喜人,但也不至於這麼誇張吧?
難道說,國內的廣告商錢都多的沒地方花了?
的確,國內廣告商的確錢多的沒地方花主要是沒有好地方花!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好節目太少,國內收視能破2的大熱節目就那麼幾個,卻有那麼多企業,僧多粥少之下,價格能不暴漲嗎?
反觀其他一大片收視低於1。5,甚至1的綜藝節目,經常性的冠名費賣不出去,就算脫手了也是個友情價。
這就是撐的撐死,餓的餓死,兩極分化非常嚴重!
當然也不能怪那些企業,畢竟誰都想投好節目博關注,你節目不好看,收視不行,能怪得了誰?
媒體拿到準確數字,以及中標企業名單後,有的立即寫快訊,有的則聯絡這四家中標企業,進行進一步的採訪。
這些企業去買廣告位還不是為了宣傳,所以面對記者的採訪,他們自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甚至有的企業還主動聯絡媒體,把天價中標的訊息反饋給他們,就是為了更多的去報道,哪怕來再多的記者,他們宣傳部門的人也都笑納。
錢都花了,自然要聽到點響兒啊!
於是乎,國內稍有影響力的媒體,包括自媒體在內,很快就收穫了一手資訊,稿件也以最快的速度,先推出快訊,然後再是進一步的報道,向大眾傳遞這個震撼的訊息
《喜劇人二次招標大豐收,特約贊助和指定產品收穫天價廣告費!》
《國內綜藝廣告費創新高,喜劇人兩檔廣告狂攬三億二!》
《美生堂一億一千四百萬投喜劇人,重新整理國內特約贊助新紀錄!》
《喜劇人二次招標華麗逆襲,兩檔特約贊助雙雙破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