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勞改營在一個冬天後就算時光了,那也不是罪證。

在氣候苦寒的外東北,勞改營的管理也變得粗放了起來。在這裡,勞改營的負責人才是真正的主宰!

當然,如果你熬過了第一年,那麼基本上就算初步適應了這裡的‘生活節奏’了,再加上個個勞動工地的條件肯定一年比著一年更好,保不準第二年冬天,醫療室都會有了。勞改犯們的死亡率會直線下降!

一句話,越是生活條件好,城市設施完善,居住條件有保障的地方,死亡率就越低。

因為後者在寒冷的冬季裡能夠有力保障了移民和勞改犯們的生活。

國防軍最早進入黑龍江的時候,不僅移民有凍死的狀況發生,連駐軍士兵都有凍死凍死的事件出現。所以,這個地方的冬季生活是離不開煤炭、木頭的,夏天的時候靠馱馬和船隻運輸,冬天的時候靠雪橇和河道冰車運輸,一切都是為了生存。

從內地來到這兒的移民,不經過三五年的煎熬,冬季裡真的是一步都不想邁出村落。這兒的冬天,真的是貓冬。居民們但凡外出,都必然穿的跟狗熊一樣厚厚。

外東北森林資源豐富,伐木場那是遍地都是,還有采石場,或者是摟到了煤礦啥的,這些礦場的主力軍都是俄軍戰俘和八旗勞改犯。同時呢,這些地方即便是冬天裡也不會停止。

歐洲的老毛子應該是很熟悉在冬季裡幹活的,西伯利亞的俄羅斯人差不多也是如此。他們在其他季節要為自己的農田忙活、要為自己的牲畜準備過冬的乾草,因此他們只有冬天才能有時間出來賺一些現金收入,渠道主要就是採礦西伯利亞有很多的金礦,還有伐木業、捕獵和鞣製皮革,也便於在開春後有足夠的現金繳納給如狼似虎的稅務官們。

這其中很多是戶外工作,即便是零下三四十度的嚴寒依然要幹活。原時空位面,就有不少被流放的俄羅斯文學家,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為依據,透過文學作品講述了俄國農奴在西伯利亞和遠東的艱難開拓史。

當然了,這一‘生活規律’也早早的被內地的移民和少許原住民們所學習。

就比如臨海的港口,比如說海參崴,很多的人都在抓緊時間用鹼開始鞣製皮革。皮革主要是野羊皮,間或夾雜著少量的虎皮、貂皮、狐狸皮、狼皮、熊皮、鹿皮等名貴皮毛。

這些人就是在為皮毛公司所工作的。

俄國人被從東西伯利亞清除了,這兒的皮毛資源就全成了中國的了。雖然中國的‘獵人部隊’在擴大到一定程度之後,就維持著了某個資料線上,但很顯然,一二十年的發展,卻在外東北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

第一線有獵人打獵,第二線就有皮毛野貨收購站,從收購站運出來的皮毛就被送到了下方的附屬企業進行急加工,然後鞣製好的皮毛就直接送到皮毛公司的銷售部。

其中質量極佳的皮毛被著重挑選出來,其餘的皮毛就大批次的進入市場了。

說真的,現在活躍在外東北的皮毛公司,相當一部分公司自己就搞了一個服飾公司,剩下的那部分也都是跟國內的成衣企業有著親密的合作。

像最開始的時候,純粹是買皮毛,那效益被剝削的太多了。

如今向皮毛公司的收貨站出售各種皮毛、醃肉、獸脂,還有野山貨,已經成了外東北地區居民在冬季裡的一項重要收入了。皮毛公司的大爺們將鋒利剝皮刀、火槍火藥、箭矢、藥品、鹽巴和純鹼賒銷給當地的居民,尤其是有著打獵傳統的達斡爾人、鄂倫春人和布里亞特人,然後讓他們用鞣製好的皮革、醃好的鹹肉以及動物脂肪、野山貨來抵賬。若是出售的貨物還有盈餘,那麼皮毛公司人還會強烈建議他們購買一些皮/棉鞋、皮/棉衣、烈酒、菸絲、蔗糖之類的小玩意兒,儘可能的回收他們手頭的剩餘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