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錄》拿了來:仁義充塞,而至於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復漢軍如果得了江山,以雜學苛法位列儒門之上,豈不比清初時候的剃髮易服更亡?

“聽大哥這麼一說,咱們趙家還能多活一兩年而不是一兩天。有這個時間,怎麼也能給後輩人安排一條穩妥的退路。”趙景春是趙家下一代的老大。

“老五說的有理。不從復漢軍,我趙家轉日即亡。從了復漢軍,好歹還能安排一條退路。”趙家的三老爺是‘叛清’的堅定支持者。而趙家叛清的最大支援著還是趙文祈。怎麼說他都不能讓趙家斷了香火,讓趙家倖存的後輩子弟窮困潦倒,就算背上了罵名又如何呢?只從這一點出發,他就心甘情願。

“爹!”密會結束後,趙家下一輩中的老二趙景仁追著自己父親道。

趙文祈看了一眼趙景仁,自己這個孩子怎麼這麼木呢?連延壽【趙景春】都預設了,趙家的舉人老爺都預設了,自己這個孩子怎麼比舉人老爺還對朝廷忠誠,還看中大義聲名呢?

“來人,把二爺送回院子裡去。沒有我的發話,不准他邁出院門一步。”

細數門前落葉,傾聽窗外雨聲,回到住處的趙文祈拄著柺杖站在屋簷下,看著外頭嘩嘩的大雨,這不絕的雨聲就彷彿他悲慼的心聲一樣,哭,不停的在哭。

趙文祈抬頭往東望去,漆黑的夜空什麼也看不到,但他知道在大朝街的另一頭,那裡也有一戶不弱於趙家的人。不知道在這個節骨眼上,他們作出的又是怎樣的選擇?

……

長春觀裡,陳鳴正在看黃州府遞交上來了的縣科局級以上官員的名錄。

這些人很多都是原黃州各州縣衙門裡的衙役小吏。古來造反,殺官的很多,很多民憤極大地汙吏也會被清算,復漢軍也是這麼做的。但一個縣衙少則三四百多則上千人的衙役團體,包括很多的白役,總不能把他們全殺掉吧?

這些人的家眷很多都在縣城裡住,只要不被殺頭的,點了名錄後這些人就成了復漢軍的公務員了。復漢軍對‘公務員’的解釋是——公職人員,在很多百姓眼中,他們還是衙役。

只是復漢軍的朝廷把六房分得更細了。而每一科局,各項職務和職責都有了明確的規劃。

當然肯定不會是所有的衙役都願意給復漢軍賣命,甚至這個比例還很高,即使是那些白役。但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總有一些人願意提著腦袋幹這活的。況且陳鳴也沒想著一開始就能有效地統治地方。便是在豫西南的老根據地,將軍府的動員能力也不比當初的滿清官府高。

陳惠是做了多年戶房典吏的老手,對這一點他固然沒辦法瞬間解決,也能清醒的認識到。

根據地的幹部學校,這一年多來學生從最初的二三百人擴張到現在的一千多人,要錢要物,陳惠無有不允,那就是因為他清醒的認識到了將軍府的不足。這還是在復漢軍的老巢呢,在黃州這種新佔的地方,就更是如此了。

如果不是陳鳴在江南也收了不少通曉文書之輩,並且在隨後的日子裡一直在補學《施政計要》,他就是能把湖北打下來,也沒足夠的人去當知縣知府。而且聽人偷偷報信,那些在蘇北之戰後投靠復漢軍的文人,在陳鳴棄江南返回湖北之後,很多人都默默流淚,追悔不已。

“大都督,這黃州府的架子雖搭了起來,但……,以屬下之見,這政令怕是難以出城啊。”柳德昭離開侍從室後,接替柳德昭擔任秘書處處長的汪輝祖不怎麼客氣的對陳鳴說道。這種場面下的黃州府,即使各縣復漢軍政府設有鄉鎮官吏,這些官吏在鄉間也根本沒用。

黃州不是汝州,二下黃州的復漢軍對這裡遠沒有汝州酷烈,甚至還遠比不上南陽。黃州各縣都有大量的鄉紳地主,甚至是一些士紳鄉宦,也大著膽子留在了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