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再說大人可能還不知,我家太子殿下多念起您之功勳。前年張大人在魯東能愛護農人百姓,約束軍士,少造殺戮,此之功勳可勝過十場大勝。”
張大人臉色頓時動容,“先生莫不是框我?”
“我何必欺騙與大人呢?此事所知者甚廣。卻不是在下胡謅亂編。
太子殿下對大人甚是好感,大人何不就此撥亂反正,保全膠州百姓生民一方平安?”現今的陳漢兵強馬壯,軍費充足,主力軍地方守備軍,兵多將廣,兼能征善戰。滿清的八旗雖然算上了漢軍旗,還搜光了其下的滿漢蒙包衣諸旗,但新軍總數也只區區五萬人,而且軍械上校半數還是老式的鳥槍。
幹隆肯定是想將所有的新式槍炮都裝備給八旗新軍,但他必須考慮到地方的感受,考慮到綠營的感受。幹隆不敢冒那個險,所以八旗新軍到現在燧發火槍也沒有配齊。
而復漢軍守備部隊乃至主力部隊裡,雖也一樣存在著大量的鳥槍和冷兵器部隊,但更換裝備的部隊人數已經早早勝過清軍了。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復漢軍中會有越來越多計程車兵丟掉冷兵器,換上燧發槍。因為不管是錢糧還是規模、人力,復漢軍的槍炮局比之滿清的兵仗局都要大的多。“大人所在的膠州乃此役首當其衝之地,真要隨滿清一路走到黑,戰事一起,膠州必會被清蕩顛覆,此一意孤行非智者所為啊。”
坐鎮膠州的現任山東曹州鎮總兵張全順面前的這位陳漢說客,已經是第三次來到他門前了。張全順再也做不出‘冷冷一笑,端茶送客’的舉動了。因為復漢軍真的就殺到了,昨日黃昏一艘打著復漢軍旗幟的西式帆船就在膠州灣口熘達了一圈,然後遙遙而去。張全順心裡明白,復漢軍這是真的要來了。他如何再敢‘給臉不要臉’?那樣接著他就要敬酒不吃吃罰酒了。
……
九洲清晏裡,幹隆皇帝聽傅恆彙報著曹州鎮總兵張全順率軍投敵之事的時候,神情已經沒有了最初時候的狂怒大恨了。
提督都有好幾個投降的了,總兵又算什麼?他已經沒有當初聽聞段秀林投降時歇斯底里的怒喝‘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八個字了。那是因為這八個字已經早早的就刻在他的心頭。
“告訴徐績,朝廷的援軍很快就到。讓他在山東好好地打!朕是不會虧待功臣的!”
“西北的援軍還是算了吧。給蘭州再送一批餉銀,一批槍械軍火,讓國桑阿務必守住。”幹隆十九年裁甘肅巡撫,陝甘總督自西安移駐蘭州,兼巡撫事。但因為戰爭的需要,兩年前滿清又復設了甘肅巡撫之位,由布政使國桑阿充任。
“朕要把所有的力量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幹隆似乎是在說服自己。他這般做可是很有點放棄甘肅的意思啊。“告訴吳達善,此次軍餉軍械再有閃失,讓他自己提頭來見。”
“喳!”幹隆連續的命令傳下,軍機大臣們隨之忙活了開來。
萊蕪縣城。復漢軍打山東的效果是顯而易見的,之前還被山東的清兵練勇圍得下山無路的清水教義軍,兩天前很輕鬆的就拿下了萊蕪縣。此刻一場關係著清水教眾人未來命運前途的軍事會議正在召開中,作為復漢軍前來的聯絡員,陳潛也列席在坐。
縣衙大堂裡的水火棍和架子都撤了下去,擺了密密麻麻好多個椅子。清水教系統能來的都是營一級的軍官,而清水教的主戰部隊有一萬多人,營制兵力有多有寡,光是編號就有二三十,就是不知道這些人投了復漢軍後還能有幾個掛著營一級頭銜的。陳潛在今天的場合裡甚至看到了好幾個女的,比如烏三娘、王家大嫂,他還多認識。沒辦法,脫胎自白蓮教的清水教受‘無生老母’影響很大,女性的地位可一點也不低。
陳潛就自己的經來言,是更不可能瞧不起女人的。他出身登州富戶,家中富足,好女色,年紀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