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到後勤部共籌集了多少船隻,又動用了多少人力。

“你們的薪酬可以拿來增益25%的堆消日後的稅務!”為了儘可能的減少貨幣開銷,陳漢政府甚至都沒有把‘債務轉讓’這個明顯的漏洞給堵上。

以至於各省的工商大戶紛紛用增益5%到10%的價格從運船東主手中套取他們的‘薪酬’。

只此一項措施就讓陳漢少開支了五百萬真金白銀的運輸費用。

所以,在兵力和各類軍需儲備大致完成之後,陳鳴不管之前表現的再怎麼悠閒,現在都一刻鐘也不想再空耗下去,立刻就出兵了。

只是復漢軍內部氣氛搞得非常好,大家也知道匯聚來的各建制單位,每一支部隊被送上岸來就意味著決戰的時間又進了一步。就這樣幾乎全軍公開的形式,很像陳鳴上輩子的‘高考倒計時’,讓全軍上下亢奮起來的情緒始終保持在一個很高的高度上。

最後總指揮部只是稍加引導,陳鳴適時的喊出兩聲口號,鼓舞一下全軍將士的神經,整個軍隊的昂揚鬥志就衝到最巔峰了。

要不是必勝的信念支援著陳鳴,這段等待的時間裡他也一定痛苦的煎熬著。

能一直表現的沉穩淡定,在內心裡更是真正的一點也不緊張,陳鳴能有這種不知道是心寬還是真正的‘無知’的表現,也是不簡單的。

反正決戰的日子已經來臨了。

復漢軍在武清縣城逗留了兩個時辰,在北運河北岸發現大批清軍的偵查騎兵讓陳鳴確定了武清訊息來源的正確,在離天黑還有三個小時左右的時候,大軍離開武清縣城北上,在天黑之前先頭部隊於河西務鎮東十五里處渡過了北運河。

阿桂始終在默默地注視著復漢軍的東向。當他聽到渡過北運河的復漢軍只有少少一個團的時候,無奈的搖了搖頭。

“大帥不打一打?”左右有八旗軍將請命。

阿桂斷然否決。打什麼打?區區一條運河的長度,人家有足夠的火力掩護到,哪像清軍。十五萬大軍說起來何等的浩大,可大炮滿打滿算只有二百門,其中一半還是原先的老炮。

底下的小兵們根本就不知道,就在百萬八旗全部都到了遵化城以後,阿桂就收到了永發來的一道密旨,要他在必要的時候儘可能的保全八旗新軍。

就如陳鳴想的那樣,八旗老弱婦孺全都奔到了遵化,八旗兵在鬥志大減的同時,沒有了後顧之憂的他們也可以迅速逃跑。只是永還擔憂到清廷直接掌控的這支大軍如果不大大折損,即便他能及時的趕到盛京去,復漢軍也不會去打西北,而是繼續的將主要矛頭對準東北關外。到時候永依舊要坐蠟!

這可是十幾萬大軍啊,其中更有四萬來八旗新軍,陳漢腦子瘸了,才會認為他們的威脅不大,才會調轉矛頭去進攻大西北。永要阿桂竭盡全力的來打這一仗,打得贏當然要贏,打不贏就帶走精銳,讓其他的人作為復漢軍輝煌勝利的戰果功勳。

這一切的意思都隱藏在一道模稜兩可的密旨中,這道密旨還是隨同永留下的富僧額親自去向阿桂傳達的。

阿桂心理面很涼很冷,就像當初勸說永不成無奈出宮的傅恆一樣。可是阿桂的大腦又告訴他,這還真的是一個解決‘問題’的法子。

就是拿數以萬計清軍,其中一大半還是旗兵和蒙古馬隊的生命,來給東北關外贏得時間,來給陳鳴一個掉頭西向的理由和臺階。說不定到時候永還會派出人來哭著來向陳逆求和!

而最最可悲的是,下達這個旨意的人還是阿桂軍數以萬計的八旗將士一起效忠效死的皇帝!

寂靜的夜裡,風悄悄的吹拂著營旗。

復漢軍宿營地裡很多的軍帳都還亮著燈火,遠遠地看去都想一片鋪天蓋地的螢火蟲。

包括各部的師帥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