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賓館出來,周訊便道:“不好意思啊,耽誤你行程了。”

“沒事,我還沒謝謝你呢,這麼好的事還能想到我。”李唐拍著手裡的劇本道。

周訊認真道:“這個劇本我看了很感動,象小裁縫這樣的角色我還沒嘗試過。而且我看到裡面的馬劍鈴和羅明第一時間就想到了你。其實吧……”

說到這裡她有點不好意思地看了看旁邊的陳昆,道:“其實吧,我覺得你更適合羅明,就是被昆兒捷足先登了。”

陳昆神情明顯有點尷尬,硬著頭皮道:“不好意思啊,李哥。”

李唐剛剛粗略看了一下故事梗概,就是講兩個知青和村裡老裁縫的孫女小裁縫的故事。兩個血氣方剛的小夥子同時愛上了漂亮開朗的小裁縫。馬劍鈴比較內斂,把愛深深埋藏在心底。而羅明則更為主動,勇敢的向小裁縫表明了愛意。

其實按照李唐的性格,正如周訊說的那樣更適合羅明這個角色。而內斂的馬劍鈴卻更貼近《蘇州河》中的馬達。

也難怪連戴斯傑說自己更適合演馬劍鈴。

當然這僅僅是從故事梗概中得出的表象,於是當聽到陳昆的抱歉,李唐笑笑道:“沒事,我都還沒看劇本呢,可能我覺得確實更適合演馬劍鈴。”

跟兩人道別後,李唐並沒有馬上讓沈林開車,坐在車裡先給曾佳打了個電話,把剛才的事跟她說了一下。

“檔期上肯定沒有問題,李哥,你覺得呢?”

“我當然得先看過劇本才能決定。”

“那我邊也打聽一下。李哥,你現在走嗎?”

“當然走了。”

“那我問一下航空公司,看看最快的航班什麼可以走。”

京滬兩地的航班十分繁忙,基本上半個小時就有一班,但具體到同一家航空公司就不一定了。

不一會兒曾佳就打來電話把原先改簽的機票退了,重新又訂了一張。

李唐原本還想給範小胖打個電話,但算算時間她這會兒正在上臺詞課,就不去打擾她了。

……

“呼……”

隨著飛機在浦東機場上空盤旋緩緩降落的時候,李唐長舒了一口氣,兩個小時的時間正好讓他看完劇本。

之前看過劇情梗概他就知道這是一個傷痕文學題材的本子。

對於知青李唐兩輩子都不陌生,因為前世他的父母就是知青,然後原身記憶中老李以及很多老李身邊的朋友也是知青。

而他們各自對知青的理解盡不相同,比如他前世的父母每每回憶起知青生活往往對那個時代充滿了怨恨,把他們當年的知青生活描繪的很悲慘。

而老李卻恰恰相反,用他的話來說就是即便在江西他照樣混得如魚得水,既餓不著又凍不著。香噴噴的大米飯,河裡抓的魚蝦,山上打的野味,都讓他津津樂道。但最讓他驕傲的就是還娶到了當是知青中最漂亮的姑娘,生了一個有出息的兒子。

顯然戴斯傑在劇本中所描繪的知青生活和他前世父母講的差不多。聯絡到戴斯傑是改開後第一批留法的留學生,最後定居入籍成了法籍華人,這就不意外了。

因為他們是同一類人。

李唐沒有經歷過那個時代,儘管原身出生在江西,但因為太小對那段時光並沒有記憶。他目前對知青所有的瞭解都是來自於父輩的講述以及八十年代市面上很流行的那些所謂傷痕文學。所以他本人對那個時代並沒有太多的發言權。

而且戴斯傑描述的知青生活是在四川西部的大山深處,肯定比不上魚米之鄉的江西。

而這個劇本沒有讓李唐產生反感的最大原因是戴斯傑並沒有一味的訴苦,只是拿那個瘋狂的年代作為背景,用輕鬆幽默的態度把這段沉重的歷史作為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