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情真的經不起唸叨,周訊這個電話打來沒幾天李唐就接到張大鬍子的電話,讓他來京城聊聊戲的事。

之前李唐和大鬍子之間是口頭協議,而且他當時他也告知了大鬍子已經接了張一謀導演的《英雄》,檔期在九、十月份。

也就說如果《射鵰》在九、十月份之前或者之間開機,那麼到時候他要離開劇組一段時間。反正楊康男二嘛,應該擠得出這個時間。

大鬍子這時打電話過來,李唐估摸著《射鵰》的籌備工作已經差不多了,可能正式將進入選角階段。

這段時間程爾一直在上影廠埋頭擼片,而奈安也在積極聯絡國際上的影展,目前最後希望的就是八月初開幕的瑞士洛迦諾國際電影節和八月末開幕的第58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因為瑞士洛迦諾國際電影節的主席,同時也是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選片委員會亞洲區的負責人馬可穆勒是奈安的老熟人。

當然這位曾經是作為義大利留學生在中國生活了很長一段時間,第一個妻子是中國人的歐洲電影人,同時也是很多中國導演的老熟人,曾經給予過中國電影很多幫助。

比如陳大導的《黃土地》,是他介紹到洛迦諾電影節,並且獲得了銀豹獎。

比如十年前張一謀導演的《大紅燈籠高高掛》也是由他推薦到威尼斯電影節,獲得了當年的評委會大獎,也是中國大陸電影在威尼斯電影節上獲得的第一個獎項。

再比如在他擔任洛迦諾國際電影節期間,汪朔的《我是你爸爸》和呂勒的《趙先生》都曾獲得了該電影節的最高獎——金豹獎。

說句不誇張的話,馬可穆勒也算得上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程爾希望能參加瑞士的洛迦諾國際電影節,畢竟相比全世界矚目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競爭壓力要小得多。

但目前的問題是離八月初電影節開幕時間太緊,而且在此之前還要透過審查。如今總局有明文規定,未經審查擅自參加海外電影節的要處以禁導的處罰。樓燁,包括之前所謂“七君子”都是前車之鑑。

李唐接到張大鬍子電話的第二天就趕到了京城。

“李哥!”

曾佳現在是京城上海兩頭跑,李唐一出閘口就看見她已經等在外面了。

“趕緊的,估計快來不及了。”

跟大鬍子約好的時間是下午二點,倒黴催的碰上航班晚點,此時已經一點多了,從機場到北影廠這段路估計沒有一個小時根本趕不到。

京城車多,平時路上的擁堵情況比上海嚴重多了。

曾佳已經在機場等了一個多小時了,一邊打電話通知沈林把車開上來,一邊就和李唐往外走。

京城的交通狀況確實不容樂觀,從機場高速到北三環走了整整一個小時,當李唐到的時候已經是兩點半了。

“對不起,對不起,各位老師久等了。”

李唐進門的時候,裡面坐了一屋子的人。除了張大鬍子和幾位曾經在《笑傲》中合作過的幕後主創,大部分都是陌生面孔。

“這位是王銳王導,也是我們的總導演。”

張大鬍子首先介紹了一下坐在他左手邊一個看起來四十出頭的中年人。

李唐聽到王銳的名字頓時眼睛一亮,忙伸出雙手道:“您就是北電的王老師吧?”

王銳笑呵呵地站起來跟他握手道:“李唐你好,我是不止一次的聽程爾提起過你呀!”

這位王導是北電導演系的副教授,同時是程爾的老師。

他接著又關心地問道:“你們這個專案搞的怎麼樣了?”

“拍完了,目前正在做後期。”

雖然初次見面,但因為程爾的關係,這位總導演總算也算是個熟人。而且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