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程爾(二)(第2/2頁)
章節報錯
“大半年了,我是去年七月份來上影廠實習的。”
哦,大半年了,應該是習慣了。
“那還真不巧,如果早半年的話,我們可能就有機會合作了。”李唐笑道。
程爾點點頭道:“我看過《上海紀事》。”
“成片已經出來了,感覺怎麼樣?”李唐忙問道。
自己的第一部作品,他一直都特別期待。
程爾推了推眼鏡,認真道:“電影拍的挺好的,無論是攝影還是構圖都很出色,鏡頭很現代化,李哥您和那位叫袁荃的女演員都演的非常精彩,只是……”
說到這裡,他稍稍遲疑了一下後道:“只是我個人覺得電影涵蓋的事件太多,導致事件蓋過的人物,從人物身上體現的核心情感力量不足。”
“呃……”
李唐沒想到程爾會如此直言不諱。
要知道這部電影的導演是他們北電導演系的前輩,紐約電影學院的高材生。一般情況下,都是花花轎子眾人抬,就算有明顯的瑕疵,選擇性的忽略或者儘量語氣婉轉。
他一個初出茅廬的導演系四年級的學生就敢如此直言不諱地批評前輩,彭曉蓮導演知道麼?
同時,李唐隱隱有些失望,畢竟是自己第一部作品如此遭人詬病,儘管這個毛病不一定是出在演員身上,但總歸心裡不舒服。
“我們還是聊聊劇本吧。故事寫的特別好,感覺特別真實,我特別喜歡,還有胡天這個人物……”
聽聽,李唐說話多好聽,一連三個特別。只是未等他說完,就見程爾從包裡翻出一撂稿子,遞過來道:“李哥,您先看看。”
“呃,好。”
李唐接過來。
第一張是人物關係圖,劇本里的人物不多,包括跑龍套的混混、警察,加起來也只有十多個。但在這張人物關係圖上所有人物,包括人物之間的聯絡都標註的清清楚楚。
第二張是電影的結構圖,雖然這只是一部短片,但依舊嚴格遵循三幕式的劇情結構。
後面十幾張都是每一幕的人物關係和劇情細節。既有文字描述又有圖表化展示,讓人看了一目瞭然,且極有畫面感。
最後才是一些重要場景的分鏡畫稿。
李唐只是粗略翻了翻,很震驚,沒想到程爾的準備工作會做的如此充分。
和彭曉蓮導演合作的時候,彭導更強調集思廣益,技術上、表演細節上強調的比較多,最後定了就嚴格執行。
而樓燁則是另一個極端,神秘且天馬行空,“飛紙”司空見慣,不讓演員有過多的準備,在拍攝中尋找靈感。
至於《還珠二》,電視劇嘛,談不上創作,單純就是工業化流水賬。
但程爾這邊,準備工作卻如此細緻,顯然更強調導演的藝術,把演員控制在特定的情境中。同時他並沒有把演員當作實現他導演藝術的牽線木偶,而是在特定情境中給予演員足夠的發揮空間。
李唐之所以這麼快就得出結論,因為很簡單,光看圖表就知道了。
原先他準備和導演聊聊劇本,現在看來似乎沒有這個必要了,人家早已把準備工作做到了前頭。
這時點的東西陸續上桌,李唐一邊吃一邊翻著分鏡畫稿,光看畫工當然比樓燁差遠了,也不象樓燁那種天馬行空,毫無規律可言。從分鏡構圖來看,中景、近景偏多,畫面大都採用對稱格局,顏色也大量使用暖色調,部分偏灰暗大致是劇情使然。
總體來說反映了一個範兒極正的學院派導演的水準。
當然這些都是程爾向李唐展示的誠意,他需要李唐回饋給他對導演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