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燁照例惜字如金,帶著溫煦的微笑朝他點點頭。

“李唐來啦,新年好!”

馬姐倒是很熱情,她知道兩家是世交,關係不一樣。而且她和樓燁結婚時沒有大操大辦,只是親朋好友聚了聚,自家公婆還特地邀請了李唐的爸爸李國慶。

她起身就張羅著給李唐泡茶。

奈安則一如既往,笑眯眯地看著他道:“老闆做的怎麼樣?聽說你現在搞大了!”

“沒有,就是看798那邊的房子便宜就多租了一些。萬一以後混不下去了,還可以噹噹二房東。”

“伱就不怕將來拆遷啊?”

“不怕,反正沒幾個錢。再說了就算拆遷多少也會有點補償不是,吃不了虧。”李唐笑道。

同時朝奈安眨眨眼睛,示意情況怎麼樣?

奈安則回給他一個無奈的眼神,很明顯至少在男一號人選上樓燁還舉棋不定。

樓燁正低頭在紙上點點畫畫,倒是端著茶杯走過來馬姐看到了兩人的眉眼官司,她並沒有點破,只是微微一笑:“李唐,喝茶!”

“哦,謝謝嫂子!”

李唐忙站起來接了。

說起來他對這位馬姐並不熟悉,只是年前上樓伯伯家送年貨時匆匆見過一面,四方臉、高顴骨、薄嘴唇,咋一看這人好象挺厲害的,面相上帶著幾分刻薄。但待人接物倒是非常熱情客氣,操著一口京片子,說話也挺好聽的。

李唐沒多囉嗦,直接就從挎包裡拿出一沓稿紙遞過去,道:“燁哥,這是我寫的人物小傳,你先看看,合不合適?”

跟樓燁打交道用文字其實是最合適的,不然你說了半天他除了保持和煦微笑一點反應都沒有總會很尷尬。

稿紙挺厚的,足足有十幾張,算起來起碼有上萬字。當看到劇本決定要爭取司徒這個角色時,他就已經開始揣摩這個人物,斷斷續續也寫了不少的心得體會,這次趁著春節休息的時間,花了四五天的工夫把完整的人物小傳給整理出來,還是手寫的,儘管他的字還有點上不了檯面。

樓燁看的很仔細,一萬多字足足看了二十來分鐘。

“你為什麼要強調司徒小時候讀過私塾?”

“這是時代背景和家庭環境所決定的,當然還結合了後來司徒這個人物所經歷的事情……”

李唐侃侃而談。

理由很簡單,他對司徒這個人物的理解是出身於上海周邊的地主家庭,而且多少還帶有點書香門第的意思。這一點他是把原身的爺爺作為參考物件,因為書香門第才會又讀書的傳統。

司徒顯然要比原身的爺爺更出色,後來他上了新式中學,又很可能考上了上海的大學,會說英語,如此才能在洋行找到一份體面的工作,能夠穿西裝打領帶。

而地主家庭出身,至少說明家境不錯,畢竟讀書是需要花錢的,更重要的是和劇本中人物能夠住得起帶衛生間和抽水馬桶的高階公寓相吻合。

同時參考時代背景,司徒應該是一九一零年左右生人,到了進學的年齡,民國建立沒幾年,新式的小學很少,更多的還是私塾。之所以強調私塾是因為司徒在後來的種種事件中他沒有選擇當漢奸而是毅然反抗,雖然從中有很多的無奈,但更重要的是他心中還有家國情懷,有忠義禮智信。而這些都是儒傢俬塾教育的傳統。

關於司徒在劇情中顯示的憂鬱的性格,固然有遭遇深愛的女友在自己面前死去的打擊。另外李唐還設計了司徒這個人物幼年時曾失去過母親,父親之後又續了玹。

這種背景成長起來的孩子,一般來說總會心思敏感,同時為了擺脫原生家庭,選擇努力讀書。那個年代上新式中學,無異考上秀才;考上大學,跟考上舉人差不多。

大部分生活優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