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師今後您有什麼計劃麼?”

“沒什麼計劃,剛才我已經說了,無論是威尼斯得獎還是這次金雞獎的提名都是意外之喜,今後無論是我的工作還生活都跟以前一樣,該拍戲拍戲,該休息休息。”

坐在李唐的對面的韓濱江快速在採訪本上記錄下這段文字,然後道:“李老師,謝謝您接受我們的專訪。”

李唐笑道:“沒事,咱們的工作本就是相輔相成的嘛,只是還要麻煩你們多多幫忙宣傳電影。”

韓濱江站起來欠欠身子道:“這是應該的,李老師您就放心吧。”

明星和記者之間的關係其實很簡單,明星需要記者的吹捧來增加人氣,記者同樣也需要從明星那裡得到第一手的資料來吸引讀者。說白了都是生意。

李唐這次回到京城,馬不停蹄地接受了京城發行量很高的《北青報》和八卦媒體《新京報》的專訪。

答應領導的事千萬不能打馬虎眼,必須保質保量,甚至還要超額完成。這裡不光是你的工作能力問題,更是你對領導的態度問題。

李唐對韓濱江印象不錯,雖然他供職的《每日新報》無法比肩《北青報》和《新京報》,但他依舊接受了這次專訪。

在歐美無論是政客、演藝或者體育屆的明星一般都會有所謂的“記者好友”,一般來說這種明星或者政客“記者好友”都能拿到一些所謂的獨家新聞。其實說穿了這種“記者好友”就是政客或者明星掌握收買的喉舌,專門用來發聲、闢謠、洗白的工具。

李唐和韓濱江相識於微末,當然是對方微末,經過這一年多的接觸,感覺對方有培養成為自己的所謂“記者好友”的潛力。

於是李唐抬腕看了看時間,笑道:“小韓,都這個點兒了,一起吃個飯吧。”

韓濱江受寵若驚,站在一個娛樂記者的角度,巴不得能跟明星交朋友,能有更多的時間相處,忙道:“那我就不客氣,謝謝李老師。”

李唐讓曾佳就在附近找了家看起來不錯的館子,三個人坐在一間包廂內。

說起來韓濱江也真夠寒酸的,人家大媒體出來的記者,給明星做專訪身邊一般都會帶著攝影記者,甚至還有一些實習記者、小記者之類充當跟班助理的。他每次都是一個人,攝影、採訪一個人全乾了。

因為是中午,大家以茶代酒,邊吃邊聊。

說實話,兩人雖然接觸過多次,但大都以採訪的形式。如今私下裡相處,李唐發現這位韓記者知識面挺廣,比如對一些野史、秘聞類說起來頭頭是道,而且他對電影的理解確實有獨到之處,甚至說起一些好萊塢的老電影都能如數家珍。

李唐不禁好奇道:“小韓,以你現在的水平完全可以去一些大的媒體從事電影報道,幹嘛非得在《每日新報》這種小媒體打轉轉呢?”

他打過交道的記者不在少數,說實話很多記者的業務能力堪憂,採訪的問題缺乏深度和廣度,更多的好象就是例行公事,然後掙一筆車馬費就完事了。

韓濱江羞澀道:“我主要是學歷不夠,中專畢業,現在雖然讀了個漢語言的本科學歷,但現在大一點的報社都要求全日制本科以上,還得專業對口。更重要的是我也沒有那方面的關係,如今能夠在《每日新報》當一名電影記者,我已經很滿足了。”

李唐點點頭,韓濱江說的沒錯,現實情況就是這樣,沒有學歷沒有關係一般都很難出頭。想要出人頭地,除了天降機遇,那麼只能另闢蹊徑。

他端起茶杯遙敬道:“小韓,我還是那句話,是金子總會閃光的。你也別嫌我站著說話不腰疼,我覺得你有這個能力,遲早能走出來。”

韓濱江忙雙手舉杯:“謝謝李老師,借您吉言。”

這一刻他蠻感動的,別看他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