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常熟路前行百米左右,左拐便是五原路。

程爾對這條路很熟悉,去年曾經來過幾次。記得那時天氣尚熱,空氣中瀰漫著靜謐慵懶的氣息,連腳步都變的輕緩,知了聲聲地叫著夏天。兩旁茂密的法國梧桐拱起綠色的穹頂,把馬路襯得悠遠深邃,一眼望不到頭。

現在這個季節樹葉早已落光,光禿禿的樹枝增添了幾分蕭索,不過卻能看到馬路兩旁具有英倫風格的建築,雙坡屋頂、老虎窗、高聳的磚砌煙囪,搭配清水紅磚的外牆。

馬路兩邊零零散散分佈著不少店鋪,有咖啡館、服裝店、精品店、理髮店、飯店等等,又充滿了煙火氣息。

程爾根據約定的地址,來到一家小吃店,門口的櫥窗裡有賣生煎和小籠的。外面人行道上拍著十幾個人的隊伍,一看就知道生意不錯。

走進店堂,程爾發現與其說是早餐店,不如說是喝早茶的地方。店堂裡很乾淨,深色的餐桌鋪著白色的餐布,人們都在悠閒地喝茶、聊天、品嚐小吃。

這裡沒有早餐店的喧囂,說話的時候大都輕聲細語,偶爾能聽見幾聲碗盞碰撞的清脆。

程爾掃視了一圈,在靠牆的一張桌子邊找到了自己要找的那個人,只是跟自己印象中的形象有些差別,沒有水光溜滑的分頭,沒有西裝革履,卻而代之的是一頭利落的短髮和一件黑色半高領的毛衣,顯得年輕且更有活力。

“李……李唐先生!”

程爾走過去,他不太善於言辭,本想稱呼李老師,但對方明顯年輕,只好連名帶姓稱呼一聲先生。

李唐忙站起來,看著眼前這個長著一對招風耳,西裝革履,戴著黑框眼鏡,卻又略顯侷促的年輕人,笑容滿面地伸出手:“你就是程爾導演吧?你好,程導!”

程爾有些羞澀地點了點頭,跟李唐握手道:“您叫我程爾就好。”

“好,程爾!坐坐坐,實在不好意思,時間約的這麼早。”李唐熱情招呼。

兩人昨晚透過電話,許是等這個電話太久了,從他看到《犯罪分子》的劇本到接到程爾的電話已經過去小倆月了,便突發奇想,約對方第二天一起喝個早茶。

“沒關係。”

程爾拘束地坐下來。

“這個本子我接了。”李唐給他倒了一杯茶,開門見山道。

“謝謝,李……呃,李先生。”

短短几句寒暄,李唐算是看出來了眼前這位程爾,不太會,或者說不太擅長說話,難怪能跟樓燁“很聊得來”。

他笑著擺手道:“跟你一樣,叫我李唐就好,千萬別客氣。”

“好,李……李哥。”

程爾總算還是靈活了一些。

這時,服務員把選單拿過來。

李唐示意把選單給坐在對面的程爾:“想吃什麼自己點。”

自己則不看選單直接跟服務員點單道:“我要一碗小餛飩,一客生煎饅頭……哦,再來一客蒸排骨。”

程爾看著選單有點奇怪,因為上面不但有上海本地的早餐品種,還有很多粵式風味的小吃,比如李唐剛剛點的蒸排骨,選單上寫的是“豆豉蒸排骨”,一道經典的粵式小菜。

只是他見李唐點完,忙匆匆指著選單道:“我要一份鹹豆漿,一籠小籠。”

“就這些?”服務員問。

“嗯,夠了。”

李唐見程爾居然點了一碗鹹豆漿,略感意外。鹹豆漿是長三角一帶的產物,外地人很少會喝鹹豆漿的。

記得原身第一次帶前女友喝鹹豆漿,前女友看到豆漿裡要加醬油、米醋、蔥花、紫菜、榨菜末和油條,當時就很驚訝,因為在她的認知中豆漿是甜的,豆腐腦才是鹹的。

“程爾,你來上海多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