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謀、陳大導、姜聞等大導演,包括此刻就坐在這裡的奈安,她以前一直是這麼說的,也從來沒有把這種問題放在心上,但李唐卻是第一個糾正她表達錯誤的中國電影人。

其實這也可以理解,畢竟這年頭中國在國際上存在感不高,大多數老外也搞不清楚其中的彎彎繞繞,就象國人搞不清楚隔壁阿三國的什麼克什米爾爭端一樣。

但不管是搞不清楚還是揣著明白裝糊塗,李唐覺得自己有必要糾正他們的錯誤措辭。

因為“口誤”的關係,讓李唐這位漂亮的法國妞的好感大減,索性就不跟她再繞什麼圈子,直接問奈安道:“安姐,他們既然想購買我們的全球版權到底開出了什麼條件?”

奈安注意到了李唐的不耐煩,她沒想到朱麗葉的一個“口誤”居然引來李唐這麼大的反應。

怎麼說呢?弱國無外交,這年頭國人跟老外打交道普遍有種低人一等的感覺,即便老外有什麼語病,他們也會用老外不瞭解我們的國情來解釋,不會說主動去糾正什麼。

但此時面對李唐義正詞嚴的直率,奈安既感到驚訝又感到羞愧,尤其是朱麗葉馬上表達歉意之後,她才反應過來,原來老外的“口誤”是可以糾正的。

“k2方面是想代理我們的全球版權。”

“代理?”

李唐不由愣了愣,一般來說電影版權交易最多就是買斷和分成。

買斷就是一錘子買賣;而分成則按照票房進行分成,一般好萊塢大片都是採取這種模式。

所謂代理,就是全權委託對方搞定,人家想怎麼交易,是買斷,是分紅,是在自家院線上映,伱都管不著。然後,從毛利潤裡,對方扣除一定比例的佣金,算作代理費,剩下的給製片方。

但這種合作方式有利有弊,有利的是可以利益最大化,而弊端則在於萬一代理公司不靠譜,把你的版權賤賣了,你哭都沒地兒哭去。畢竟作為代理方他不需要付出成本,只要代理佣金到手就行。

當然類似k2這種法國第三大院線,歐洲最大的藝術電影院線,不太可能做出如此沒品的事情。說到底大家是一榮俱榮,只有利益最大化,他們才能抽取更多的佣金。

另外還有一點就是一旦把電影交給他們代理,製片方一時半會可能就見不到現錢,只能按照代理合同擬定的條款按階段收取版權費用。回收成本可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而好處則是勝在細水長流。

《蘇州河》和k2就是這種合作模式,只不過當初他們代理的是歐洲的版權。

“那他們的佣金抽幾個點?”

李唐雖然不懂談生意,但類似代理費這種還是懂的,而且他還知道《蘇州河》的代理佣金是12個點。

奈安看了一眼朱麗葉無奈道:“一開始他們提出15個點,現在談到14個點,他們就不肯再讓了。”

朱麗葉顯然能聽懂一些,在一旁道:“李先生,請你理解,《第三個人》不用於《蘇州河》,那位程爾導演對於歐洲的觀眾來說是一張新面孔。而且對於代理《第三個人》我們也要承擔一定的風險,比如法國的票房,以及其他國家的發行都存在著很大的不確定因素。”

法國妞說的沒錯,相比在藝術電影圈成名已久樓燁,程爾只是菜鳥。而且商業片看明星,藝術片看導演,這是一個普遍的共識,除非藝術片的主演同樣是大明星。

李唐沒理法國妞,直接用上海話問奈安道:“安姐,儂看哪能啊?”

“我覺得可以接受。”

一句話,李唐直接掏出手機打電話把正在交易市場的程爾和曾佳一起提溜過來。

k2無疑是有實力的,而且鑑於之前他們代理《蘇州河》的良好表現同樣也值得信任,剩下的就是徵求程爾的意見,商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