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最好的打戲(第1/4頁)
章節報錯
“各部門準備!”
“攝影ok!”
“燈光準備好了!”
“威亞沒問題!”
“演員就位!”
李唐和李連結各自幫著鋼絲,在水珠滴落的場地兩側站定。
隨著一聲“action!”
就見李連結藉助威亞騰空而起,一腳踏破了場地中央的積水。
二號攝影機推了李唐一個特寫,只見他絲毫未動,垂下眼皮,注意力集中在李連結的步伐上。
一腳,兩腳,到第三腳踏破積水,就見李連結拔出劍再度騰空而起,一招進步刺劍朝李唐當胸刺過來。
此時李唐才開始動了,提起手中銀槍,一個橫檔。
一招不中,李連結利用佔據主動的優勢繼續發起進攻,上擊劍、右橫擊劍、再進步刺劍……
“當,當,當!”
李唐連續格擋,當最後一劍刺來,躲無可躲,藉助威亞騰空疾退。
李連結被沒有乘勝追擊,一個空中720度轉身,穩穩落在場地中央。
李唐此時也恰好落地。
攝影馬上給到兩人手中的兵器特寫。
李連結手中的無名劍是按照春秋時期的劍型設計,劍刃中間有一道鏤空的槽。有道是:人若無名,便可專心練劍。人無名,劍也無名。
李唐手中的銀槍,整槍有槍頭、槍套、槍桿、槍穗組成。他飾演的長空乃趙國三大刺客之一,一身槍法無人能敵,近十年都沒人逼他摘下槍套。即使剛剛面對秦宮七大劍士圍攻,槍套沒摘就退敵於頃刻之間。
而此時在鏡頭的注視下,李唐緩緩摘下槍套。剛剛李連結這連續幾劍的攻擊已經讓他肅然起敬。
第二組鏡頭,由李唐以羅家槍法中的一招上平扎槍發起進攻。上平扎槍是所有槍法的基本功。右手握於搶把為後手,左手握於槍桿中段為前手。
槍諺有云:前手如管,後手如鎖。
意思是前手要松活,以便前後滑動;後手要緊握於把。上平扎槍就是李唐剛開學槍法時吳精教給他的幾招基本功之一,早已爛熟於心,這一槍扎出去又狠又準。
李連結早有準備,揮劍盪開槍桿。李唐招式未老,接著上平扎槍的衝勢,左腳踏實,右腿後撩,一招霸王點頭,直接朝李連結的頭上砸去。
兩人第一次交手的時候,李連結就在這招上吃過癟,倉促間抬左手用劍鞘抵擋,如今這套動作進行了改良,李連結穩穩地用劍鞘抵擋。
李唐後退一步,抖動槍花,再度衝上來,運用霸王槍法中的撤步撩槍、上步劈槍、立身撩槍……
“丁丁當當!”
李連結沉穩應對,以鞘為守,以劍為攻,攻守轉換迅捷靈敏,一時間兩人打的難解難分。好在攝影師經過這二十多天拍攝對兩人的招式套路再熟悉不過,要不然可能連鏡頭都跟不上。
第三組鏡頭,是兩人意念作戰。
當然意念作戰是劇情的一種表現方式,在拍攝中兩人還是要實打實地對戰。
依舊李唐率先發動攻勢,退步上劈槍、弓步右劈槍、踢步上劈槍……
傳統武術格外講究步法,這也是兩人剛開始比武前,李唐首先注意李連結的衝上來的步法,步法決定招式的虛實。
此時李唐一招踢步上劈槍之後,藉著右腿前踢,向前跨了一大步,一招進步攪槍,接著又一招中平刺槍。
好在李連結及時閃身,躲過了這致命一槍,並伺機反擊。
李唐一招內外撥槍便化解了他的攻勢,緊接著轉身劈槍、跳步掃槍、跳步劈槍……
一套霸王槍法在他手中霸意十足,李連結只能邊戰邊退。
眼瞅著火候差不多了,李唐終